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刷直播忽然弹出“1元撩主播”,谁扛得住?

作者:南方都市报 来源:南方都市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3-20


“游艇”“火箭”“跑车”……网络直播间内,充斥着各种需要用真金白银换取的虚拟礼物。自2016年行业兴起至今,直播平台的吸金能力始终惊人。一掷千金的“土豪”中,频繁开始出现未成年人的身影。


来自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每个直播平台均有15%左右的受众为未成年人。紧跟直播时代的同时,“00后女孩打赏主播65万”“9岁男孩刷父亲银行卡16000元为主播打赏”“海南12岁小学生打赏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辛苦钱”的事例屡见报端。


一时间,关于未成年人巨额充值和打赏,家长、直播平台和公众各执一词。家长指责平台存在审核漏洞,未履行企业责任;平台则称家长未尽监护责任,在审核退款的同时担忧“被恶意退款”。


当下,家长和直播平台遭遇未成年人打赏的现状如何?近日,南都记者针对未成年人打赏退款机制展开了调查。


南都记者发现,除了陌陌、抖音和虎牙3家平台,另外如YY、斗鱼、映客、一直播、美拍、花椒、B站、龙珠直播、酷狗直播、战旗直播、企鹅电竞、触手、NOW直播、爱奇艺、火猫直播、快手等17家平台没有在新用户注册和消费时设置有效身份审核环节。而上述3家平台虽然设有简单验证,但用户选择跳过后不影响充值和打赏功能。


另外,有平台单次充值最高额度可达100万元,有平台在充值页面弹出具有明显诱导打赏的内容,有平台客服明确表示不支持任何退款。


案例:

最小打赏人年仅5岁

消费10万的占比近三成


从2015年起,关于未成年人直播打赏纠纷的事件频频被报道,南都记者从中选择了50条媒体公开报道作为观察案例。梳理结果显示,年龄最小的用户仅5岁,年龄最大的为17岁。


其中,18起案例中未成年人年龄在10岁及以下,占比36%。在消费金额方面,这些未成年用户最低消费1000多元,最高达65万元。从消费金额看,1万元及以下占比18%,1万至5万元占比为30%。


超过半数的案例中,未成年用户的打赏金额在5万元以上,这当中消费达10万元的案例占比为28%。通常,未成年用户单笔可充值金额越高,总共的充值金额也就越高。


当未成年人巨额打赏发生之后,家长的退款之路并不好走。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如何证明消费行为是未成年用户在监护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操作的,成了家长们共同的难题。


2017年7月,湖北的黄先生对媒体表示,5岁儿子拿着他的手机在熊猫直播App平台上充值上万,并打赏用掉1000多元。事后,他向熊猫直播反映并要求退费,对方以没有孩子充值时的视频或监控为由拒绝。


在退款比例上,只能退部分款项的也不在少数。南都记者此前曾报道,2017年,河北1男孩打赏虎牙直播11万元,虎牙所在的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原则上这种情况是不退的,我们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可以退20%。直播平台的打赏,主播、经纪公司都要分成,到公司这也就能拿20%。”


未成年用户巨额打赏还引发了不少合同纠纷。自2016年起,15岁的郑涵(化名)向映客平台充值50多万元。2016年5月26日,其母亲刘娟向该直播平台发送了律师函,但此后至2017年4月1日,郑涵的直播账号仍有49120元的充值交易记录。


与直播平台主播的聊天记录。


在请求返还所有交易款失败后,郑涵将平台诉至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映客上的消费记录显示,郑涵在两个月左右时间内消费支出387755元,一天之内最高消费达50000多元,已远远超过一个没有收入的未成年人正常的消费水平。


面对多笔、持续、巨额、不合常理的财务支出,作为郑涵的法定代理人和钱款的所有人,刘娟未尽到必要的谨慎核查的义务。法院认为,刘娟对该阶段郑涵的巨额网络交易消费所采取的放任态度,已构成对郑涵交易行为的默认。因此,对于郑涵要求返还此期间交易款项的请求,法院难以支持。


同时,法院认为,直播平台在收到未成年用户母亲发去律师函的情况下未及时暂停交易,应返还这之后的4万余元充值款。


实测:

17家平台零审核

NOW直播单次可充值100万元


当未成年人进入直播平台,平台是否会验证身份或设置一定门槛?


南都记者综合参考了直播平台相关年度排行榜,以及未成年人巨额打赏报道中提到的直播平台及视频平台,最终选取了20家提供直播服务的App作为调查对象,包括抖音、YY、虎牙、斗鱼、网易CC、映客、一直播、美拍、花椒、陌陌、B站、龙珠直播、酷狗直播、战旗直播、企鹅电竞、触手、NOW直播、爱奇艺、火猫直播和快手。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上述20家样本平台中,包括YY、斗鱼、映客在内17家平台没有在用户注册和消费时进行有效的身份验证,手机号码可直接注册、登录。陌陌、抖音和虎牙3家平台仅在注册时设置了简单的验证,但均不影响充值和打赏功能。


以虎牙为例,该App设置了填写性别、生日、地区等步骤,实测过程中,南都记者将年龄填写为未成年人,所收到的直播内容与成年用户无异,同时,充值、打赏等消费功能也可正常使用。


以虎牙为例,虽设置了审核步骤,但不影响消费。


根据《民法总则》第十九条规定: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那么,当未成年人在直播平台消费时,平台是否告知了相关风险及获得监护人的同意?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家平台通过弹窗提示、充值页面设置提示文字等,反复进行了风险告知。8家平台未在显著位置设置提醒,但在《用户协议》或《充值协议》中对针对未成年人的消费提醒有所提及。


仅有9家平台在充值前设置了专门的充值/打赏条款,其中虎牙、战旗2家平台尽管设有单独的充值协议,但都以默认勾选的方式存在,易被用户跳过。


虎牙《充值协议》默认勾选。


还有的平台充值协议中的部分条款值得商榷。以花椒为例,在其《用户充值协议》中提到,“进行充值时,您应确保您是绑定的支付宝等账户持有人,可合法、有效使用该账户且未侵犯任何第三方合法权益,否则因此造成支付宝等账户实际所有人损失的,您应单独负责解决由此产生的纠纷并承担全部法律责任。”然而,多起未成年人巨额打赏的案例显示,未成年人大多绑定并使用了其监护人的账户。


在单次充值限额上,20家样本平台并无统一标准,11家样本平台的单次最高充值额度处在500元至700元之间。


NOW直播的单次充值上限最高,在其官网充值页面中,单次最高可充100万元。手机App上单次充值上限最高的是B站单次限额为4998元。


NOW直播官网单次最高可充100万元。


“1元撩主播”弹窗诱导打赏

未成年模式尚未普及


一方面,各平台并未对充值金额设定上限;另一方面,不少平台还存在鼓励和诱导用户消费的行为。


有的平台在充值/打赏页面设置带有强引导性的文字或弹窗,鼓励用户打赏。如在酷狗直播的直播间页面中,会不断出现“帮主播完成挑战,点亮勋章”等提示,点开则跳到送礼物页面,需要充值才可操作。此外,直播间内还会随机弹出“1元撩主播”页面,吸引用户充值。


酷狗直播弹出“1元撩主播”页面和“点亮勋章”提示。


而在NOW直播网站的官方论坛中,有关于高消费用户激励的明文细则。《NOW直播高消费用户激励政策》中称,主播引入的满足要求并通过官方审核的高消费用户若每月在NOW直播充值不少于1万元,则按当月充值金额的3%返还金币。


《NOW直播高消费用户激励政策》。


此外,19家样本平台的客服明确回应平台不支持单独关闭账号的消费功能,或暂无明确的可从平台方人工关闭账号消费功能的熔断机制。


那么,家长能否主动关闭未成年人用户的消费功能?调查结果显示,仅有YY、酷狗直播、快手、美拍、触手、一直播、抖音这7家平台提供了未成年模式等,可对账号的充值、打赏功能等进行关闭。


南都记者还发现,7家设有未成年人模式的平台中,仅有触手、抖音、快手、美拍4家设置了“防沉迷+家长控制”的双重保护模式。


美拍“监护人陪伴模式”(左)和快手“家长控制模式”(右)。



6家需证明消费由未成年人进行

有家长提供监控被拒


当巨额打赏已经发生,家长的退款之路是否畅通?


调查结果显示,20家平台中,火猫直播、战旗直播2家平台客服明确表示,用户充值打赏不可退款,未成年用户也不例外。


在18家宣称可以对未成年人打赏进行退款的平台中,也存在着退款条件表述不清,举证难度大等问题。


映客、B站、爱奇艺、酷狗直播、美拍等6家平台需要退款申请人证明消费行为是由未成年人进行的,或未成年人未在监护人监督下消费的证据,但并未举例说明哪种证明符合条件。


有的平台需提交的材料准备难度较大。例如,酷狗直播需要提供未成年人出生证明、手机/PC端线上营业厅截图或营业厅开具的官方证明等;一直播提供了一份“证明”模版,要求监护人填写后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盖章,平台再协助调查。


在申请退款时,家长们往往会遇到一个大难题:如何证明消费行为是未成年人独立操作的?南都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触手直播、映客直播、B站、陌陌、爱奇艺等多家平台均提出了上述举证要求,但多数平台在该项要求表述上较为模糊,缺乏案例辅助。


现实举证中,这项要求有时会面临困境。


2019年2月,家住杭州的李女士向当地派出所报警称,其12岁的儿子用她的手机给主播打赏,两天时间消费了5万多元。李女士在联系该直播平台沟通退款事宜时,对方要求李女士提供证据以证明其儿子的打赏行为。之后,李女士找到了家住小区的监控视频以证明大人们都外出,但平台以证据不足拒绝了她的退款申请。


“小区电梯里也拍到孩子拿着我手机的画面,但他们说,我儿子拿着我的手机,当时并没有在玩直播也没打赏,证据还是不足,我只好报警了。”李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儿子两天花掉了自己近一年的收入,但因为找不到证据难以解决。


想退款?举证难!关于“退款”的更详细报道请戳链接阅读 >>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报道

出品:南方都市报新业态法治研究中心

采写:南都记者 秦楚乔 詹晨枫


*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星+置顶南方都市报

一秒找到南都君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点个“在看” ↓↓

阅读40852
举报0
关注南方都市报微信号:nddail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南方都市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南方都市报

微信号:nddaily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