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明前十日,“急程茶”碧螺春与花果香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公众号
分享到:

03-27

明前茶,严谨地说,不是清明前采制就好,而是要确保皇帝在清明节能够喝上。算上一路“快递进京”的时间,明前十日是发货的deadline。唐制,湖州、常州两位刺史督造贡茶,每年立春后四十五天(春分前后)就得到达顾渚山安排贡茶事宜,同时迎接朝廷采办贡茶的特派员。大诗人杜牧就干过这活儿。为了让新茶能够如期赶赴皇帝的“清明宴”,第一批贡茶最为抢时,称“急程茶”。

顾渚山位于湖州与宜兴之间,和苏州的洞庭山一样,都属环太湖名茶区,气候环境相似。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曾受邀参加督办贡茶的雅集,留下了“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之句,“洞庭山脚”便是当今的碧螺春产区。以今年推算,2月4日立春,立春后四十五天是3月21日,正是我抵达洞庭东山开工的日子。而今年的碧螺春比照唐制,定在清明前十日——3月26日发货,工作节奏不亚于督造进贡的“急程茶”。诚然,明前茶的珍贵,贵在传统晚生品种的初芽。我到东山当天,确实已有少数老品种茶树探出芽头了。

长满芽头的茶树

3月23、24日,天晴、微风,正午时分的温度不过18度。不要说茶,就是对人来说也是最舒适的天气。晴天采摘的鲜叶含水量低,刚采下来的茶芽发出幽幽清香,嫩得可以挤出汁来。小茶芽是活的,虽然已经离开了母树,依然在竹箕上缓缓地绽放着。严介龙说:“这种天气的茶怎么做都好了。”

而生,清明一过便难寻踪迹。若是一个不小心耽误了品尝青团的时机,春天仿佛就白过了。

花果香的难处

春暖花开,花香无疑是春天的代表。而与枇杷、杨梅、柑橘等果树共生的碧螺春茶树,其成茶在花香之外,又多了几分初生于枝条的果子香。值得注意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那是枝条上满满春意的新鲜果香,而不是已经丧生在饕客口中的果味,更不是过熟的果子或后加工的果脯所散发的各种与春天无关的味道。

果树与茶树套种的生长环境

关于碧螺春茶树、果树共生的美好环境,外界着墨颇多。殊不知,往往照片所录,多选取山腰部位的典型地带,那里茶园虽美,却不能代表洞庭山的全貌。就我十一路所及,山顶与水边的茶树,尤其是近年开垦的新品种地,实没有那般的丰富与美好。在选制碧螺春时,看茶地、选品种是第一步,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在只有茶树、没有果树的新品种地寻求所谓花果香,或有些缘木求鱼。

实际上,具有花果香的碧螺春并不常见,更多的是清香,或者杀青不足的生味、草味,又或是杀青过熟的炒豆香,甚至煮豆香、豆沙味。绿茶一旦出现各类豆香,与春天充满生机的鲜灵气息相映衬,就显得颇为尴尬了。要防止这类香气破坏春意,一是要有好的原料与得当的工艺相配合,二是在冲泡之时,要避免沸水直击烫熟茶叶。于碧螺春而言,待水稍凉之后采用“上投法”投茶,是件凉水与赏茶两不耽误的美事。

柴火锅的坚守

或许柴锅之火来自果木,取木火相生之意,用相生之火炒制的茶叶,因而多了几分活泼泼的生命力。严介龙说,用传统柴锅做茶,最重要的是“两把火”:第一把是起锅时燃烧果木的熊熊烈火,用以快速提升锅温,俟锅温超过三百度时投入茶青,用最快的速度把茶炒透,将春天的滋味锁在茶芽里;第二把火是茶叶在搓揉显毫之后,燃烧松针快速升温、稳定外型的烘焙之火。

柴火锅炒制

炒制碧螺春有“火三炒七”的说法,十分的品质当中,烧火的功夫就占了三分,可知“火”在碧螺春工艺中的不可替代性。可惜当代对于“火”的理解,仅取其热度,而忽视了火的来源与状态,进而影响到茶叶的品质。现在的洞庭山,用电热锅、煤气锅取代柴火锅渐成蚕食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严介龙依然坚持相对“低效率”的柴锅制茶,可见其作为非遗传承人对于碧螺春传统工艺的坚守。

洞庭碧螺春杀青的起锅温度必须超过三百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茶青炒透,让来自春天的香气、滋味快速锁定。接着开始用手按压茶青,让茶青贴着铁锅锅面摩擦转动,把里层的芽苞擦出来,如同套娃一般,一层一层地向内打开,下锅前是一粒完整的小芽,冲泡开来却是一朵朵盛开的芽蕊,极具观赏性。

手工炒制碧螺春

炒茶是个让水分由外而内发透的过程,在一擦、一抖之间,打开层层的芽苞,逼出里层的水蒸气。如果这时锅温过高、急于成事,虽然看起来茶叶干了,但实际上里层的水分尚未完全透出,会直接影响成茶品质。如同乌龙茶的烘焙一样,必须仰仗合适的温度、有节奏地调出茶叶内含的层层水分,这样才能做出茶香落水的韵味。

洞庭碧螺春从茶青下锅到最后的做型显毫,都在一口锅中完成,耗时约四十分钟。茶毫是碧螺春茶青稚嫩的信号,随着炒茶师缓缓搓揉,里层的芽苞慢慢显现,做出碧螺春特有的“身披白毫”的外形特征。做形时的锅温是相对低一些的,“低”只是相较杀青阶段而言,如果不是经常在热锅上跳动的双手,要熬得住至少四十分钟的炙热,普通人还真吃不消。严斌说,碧螺春的季节性鲜明,要做出一锅好的碧螺春,一般需要提前一周开始练手,等手习惯炒锅的高温之后,才有资格讲究精工细作。

严介龙理解的碧螺春老味道

选对了人,事情就成功一半了。

提起洞庭碧螺春,严介龙是当之无愧的代表人之一。他十六岁开始拜师学艺,曾担任过吴县茶厂厂长,入行已近四十寒暑,至今仍不断钻研着碧螺春的制法。从几日来的相处,能感受到他是一位对传统有着自己的理解、对时下流行的误区也有热情呐喊的前辈。

严介龙在查看碧螺春鲜叶

严介龙所理解的洞庭碧螺春,是一芽一叶的采摘标准。芽尖鲜爽度高、带嫩香,而嫩叶的内含物质丰厚,能提升茶汤的厚重感和回味,二者配合,相得益彰。然而,随着市场风尚,绿茶的审美流行开始趋向“单芽”。芽尖越嫩越珍贵的市场操作,使得绿茶的产季全面提早,茶农抢在苞叶初展之前收割芽头,卖得高价。等到开始制作芽叶时,茶的内质或颜值,已经衰退不少了。市场如此,茶厂无奈,只能做出妥协。这次我们向严先生订制一批符合他理想的洞庭碧螺春,反倒引起了他的重视。他专门为我们在这个“单芽”的季节抢出一批“一芽一叶”的原料,帮助茶友们收获了“鲜嫩”与“饱满”兼得的好茶。

符合我们要求的“一芽一叶”

其实,洞庭碧螺春的老品种是晚生种、萌芽晚,清明前十日只能少量开采。“明前茶”之所以珍稀,是以相对晚生的老品种为前提所设定的。随着市场风向,茶农或是嫁接、或重新种植,以早生种代替晚生种,使得真正具有“洞庭味”的老品种茶树逐年减少。严介龙意识到洞庭碧螺春的危机,于2008年开始着手成立老品种保护区,和茶农订定采购契约,保证农户收入,至今已有所成绩。老严的儿子严斌不但继承了他的手艺,还继承了他保留老品种、传诸后代的志业,相信在他们这类有情怀的爱茶人的努力之下,洞庭碧螺春的老味道会得以保留。

严家人制作碧螺春,不同于现代追求快、高效的模式,反而是放慢脚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缓缓图之。也因此,御封茶厂的炒茶师工资是以日结算,而非按“锅”计酬。怕的就是炒茶师为了冲量过于急躁,让茶的口感也跟着“着急”起来。杀青要猛、要快,做型要柔、要缓。搓团做型的环节考验的是巧劲和耐心,一团一团慢慢搓揉,就像搓汤圆一样圆而不破,让茶均匀显毫。轻柔手法做出来的茶芽叶完整、白毫匀称,堪称上品。或许也因为“慢”,茶青在锅中受热的时间够长,所以严家人做出来的茶,少了几分绿茶略带生、青的刺激感,茶香也的提取也更加纯净,更富含春天清新可人的味道。

刚入水的卷曲碧螺春和泡开后的碧螺春

这次,三联爱茶与严介龙先生合作,做出一款符合严先生理想的洞庭碧螺春——头春原料、芽叶采摘——以严家的制作工艺体现出洞庭碧螺春特有的花香果味。绿茶的拔尖品质是“淡而有韵”,“淡”是味道疏淡、不刺激,然汤感饱满、内质丰富,“韵”则包含了秀雅的香气、醇爽的滋味,及口中舌下如春泉般的甘甜、清冽与汩汩生津。透过高品质的原料和制茶师的手艺,把这几项因子揉成春天的调性。

不讳言,今年的这款洞庭碧螺春,茶青是从高经济价值的“芽尖茶”里抢出来的,兼具头采茶的生命力与芽叶茶的饱满度。当然,这与老严所理解的“传统”是一致的,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也堪当一位老制茶师别于流行、守护理想的代表之作。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陈重穆)

一键下单「洞庭碧螺春」

一键了解更多春茶


▼点击下图,了解三联生活市集春茶

“生活”有好茶好吃好物,你有“看到”嘛!

阅读40446
举报0
关注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号:lifeweek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