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一说到农村住房,
大家关注的点,
就在于集中居住是如何规划的,
就在3月22日上午
徐州市长庄兆林主持召开
徐州市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
会议研究讨论并原则上同意了
《徐州市加快改善
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实施方案》
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
早在去年6月
江苏省就出台相关文件:
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
并排定了农民住房的时间表、路线图。
▼
到2020年,完成苏北地区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
到2022年,苏北地区农民群众有改善意愿的老旧房屋建设和"空心村"改造基本到位,建成一批具有活力的新型农村社区;
到2035年,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全面改善,城乡空间布局全面优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实际上,徐州出台的这份
《徐州市出台新政改善农村群众住房条件》
在2018年年底就已经公布,
在今年1月份小编进行过报道:
《重磅!徐州出台农村集中居住新政,试点县可获3000万奖补!》
其政策的主要内容为:
即创建1个示范县(睢宁县),2个示范片区(丰县湖西扶贫搬迁片区、沛县采煤塌陷地搬迁片区),各县(市)、铜山区、贾汪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创建1个示范镇(街道),各镇(街道)各创建1个农民集中居住示范点。
到2022年,全市农民群众有改善意愿的老旧房屋建设和“空心村”改造基本到位,打造美丽宜居村庄1000个左右,创建特色田园乡村100个左右,9个新型中心镇(小城市)及特色小城镇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
到2035年,全市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全面改善,城乡空间布局全面优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从2019年开始连续2年,由市级财政对“1211”试点创建项目按照试点县3000万元、试点片区1500万元、试点镇(街道)50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补。
徐州地区农村住房改善,
已经迫在眉睫。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曾表示:
“苏北可能成为全国农村住房条件最差的地方。”
为什么会差?
而从徐州摸排情况来看,
有上百万人,
改善意愿强烈!
▼
为掌握实际情况,徐州对全市空心村及群众改造意愿强烈村庄开展调查摸底。共排查出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等四类重点对象危房6000余户。“空心村”以及全村农户住房改善意愿强烈的村庄1421个,涉及28.09万户、109.73万人。
实际上不仅仅是徐州
苏北地区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
都在借鉴睢宁经验
那么,睢宁经验是什么?
▼
睢宁县145万人口中近80万生活在农村。
2015年以来,睢宁县实施“强镇强村”计划,布局5年建设100个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睢宁县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乡村振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提升集中居住的质量和内涵。
△睢宁县高党村民已经住上了别墅
2015年以来:
县城新集聚13.9万人,镇区新集聚9.9万人;
建设集中居住区80个,34个已入住,7万余人搬进新居,节约建设用地3.6万亩。
睢宁县搬迁充分尊重民意,坚持公平公开,统一补偿标准、奖励政策,全村95%以上群众同意后方可启动。对个别不愿搬迁农户,尊重其意愿。
坚持将集中居住与脱贫致富统筹推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让村民获得“土地租金+入股分红+打工薪金”等多元收入。
依托“1+18+400”网格化体系,构建党建领航的农村网格化治理体系,结合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全覆盖,将社保就业等便民事项下沉到村,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
事实上,在省住建厅,徐州市城乡建设局发布文件:
公布了集中居住住房的形式和设计标准:建筑层数原则上为2-3层,可为独院、双拼、联排等;对于单层小户型,设计应侧重经济适用、满足基本生活功能。以后。
睢宁县的拆迁安置房已经建好,村民们都住上了小别墅。
沙集镇:
魏集镇:
姚集镇:
庆安镇:
3月14日
邳州市召开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推进会
按照中央和省、徐州市部署要求
深刻领会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的重要意义
统筹推进公共空间治理、土地规模经营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切实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会议提出了哪些要求?
释放了哪些信号?
一起来了解一下
为什么要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
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的必然要求。
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更是全市各级干部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时间紧、任务重,现在已经不是干不干的问题,而是怎么干、如何干和必须干好的问题。
如何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
坚持规划先行,结合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推动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等多规合一,加快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结合镇村实际,按照城镇社区、集聚新建、改善提升的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精心规划社区环境,立足镇村资源禀赋、环境特点,在细节上塑造特色,选择乡土适生植物,做到成片成林,依据原有的水系、特殊地貌等顺势而为,让农村新型社区既具有社区功能,又赋予独特的乡村文化、田园风情。同时,完善配套设施,确保建成生产便利、生活便捷、生态良好的乡村田园风情社区。
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职业化思路提升农民,加快推动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管理社区化。
结合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放大承包地和宅基地规模经营优势,厘清集中居住后溢出土地的公私界限,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集体收益;结合脱贫攻坚,拓宽增收渠道,全面实现精准脱贫。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时间节点,压实工作责任,务实高效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建立健全考评办法和奖惩制度,明确具体责任,加强宣传引导,在加快住房改善工作中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凝聚整体合力,推动形成邳州经验、邳州典型,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前几天,有网友发布
邳州土山镇首批改善居住条件自然村庄
如下:
土楼地块(宋圩村、张宋村、黄山村、街北村、)共计户数957户,人口3444人,预计安置人口3444人。
经过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出,
农民集中居住是大势所趋,
优点和好处多多。
未来,农村可期!
部分来源:淮海地铁圈、邳州银杏甲天下、邳州快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来源: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邳州论坛”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邳州论坛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