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消失的尿蛋白,原因你绝对想不到

作者:医学之声 来源:医学之声 公众号
分享到:

04-02

来源:检验医学网 作者:宁静致远


小案例,潜藏大智慧



尿常规检验是病人入院必查的三大常规检验之一,作为检验科长期上班的你,你一定遇到过很多尿沉渣与尿干化结果不符的情况,那么你也应该遇到过干化学尿蛋白阳性,而尿微量白蛋白却是正常的情况,但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真正关注这不一致背后的深层原因。下面就是本人从一个“消失的”尿蛋白入手,深入剖析一个尿蛋白消失的案例,小案例,潜藏大智慧。



患儿,男,10月24天,以“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收治入院,患者血常规示严重感染,WBC和CRP均增高,尿常规检测结果如图所示,尿蛋白1+,但是尿微量白蛋白却是15.2mg/L在正常参考范围(0-20mg/L),当班的老师根据以往经验认为是尿蛋白浓度太高,超出限性,所以检测结果反而正常。于是稀释5倍来做,结果为3.2mg/L,乘以稀释倍数为16.0mg/L,仍然在参考范围内。于是去查看生化反应曲线,生化反应曲线正常。再查看仪器质控也都在控,试剂也没有问题,前后其他样本结果重测对比均与之前相符。这不科学啊,难到是干化学试纸条污染了,于是拆开一盒新的尿干化学试纸条重新检测,尿蛋白结果依然是阳性(1+)。


是有什么物质干扰了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吗?


于是立即打开病历系统,查询该患儿医嘱信息,并电话询问临床患儿用药情况,均未发现有干扰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物质。再次查看患儿其他检验项目结果,肝肾功能结果也正常,尿液外观清亮透明,那么常规推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阴性应该没有错。同时我们还发现患儿有检验历史,前两天的尿常规检测显示跟今天结果一致。于是,我们选用了尿蛋白定性试验的手工方法来复核,加热乙酸法和磺基水杨酸法结果均为阴性。看来只能从干化学试纸条方面入手分析,逐一排除了。


我们立即查阅试剂说明书,发现导致尿干化学试带蛋白假阳性结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含大量的血红蛋白、造影剂、高分子物质、4级铵化物的消毒剂。


2、高浓缩尿液。


3、PH8.0以上的碱性尿液。



我们进行了逐一排查验证。


首先患儿尿液潜血阴性,沉渣也未见红细胞;


其次,患儿主要用药为布地奈德混悬液、盐酸特布他林和多索茶碱药,未使用造影剂、高分子物质、4级铵化物的消毒剂等,也不存在高浓缩尿;


最后我们发现忽略了一条重要信息,那就是尿液pH值,患儿两次尿液pH值为8.0和8.5,碱性尿液,查阅说明书发现,尿干化学试纸条尿蛋白检测在pH8.0以上时会出现假阳性,问题原因终于浮出水面——


原来都是pH惹的祸


那真的是这个原因吗?


我突然萌生了一个想要验证一下的冲动,于是立即行动,怎么验证呢?既然碱性尿导致假阳性,那我就调整尿液pH接近中性或者酸性,再做干化学,手边有的就是冰乙酸可以将尿液酸化,于是加入几滴冰乙酸,然后用pH试纸粗略测量pH范围,当pH为7.0左右时,再次用干化学试纸条测定,结果神奇般的变成了阴性。而且我还查阅了关于尿干化学质量控制的有关书籍,有这样一句话:“尿液pH如在8.0以上,超过试带中缓冲剂的缓冲能力,无论尿中有无蛋白质,均可呈阳性反应”【1】


回头看看尿干化学试纸带的检测原理——pH指示剂的蛋白质误差法,瞬间恍然大悟,忽然觉得自己傻了,这个方法的原理就是基于pH的变化来完成检测的,我还在那傻傻的做验证。但又换位想一下,当我们在临床中遇到这种病例时,又有多少人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这个原因呢?


无独有偶,几天后又出现一个雷同病例,有一个同事发现了一个尿蛋白3+,但是做尿微量白蛋白时只有91.9mg/L,于是稀释了好几次都没有作出高值来,于是跑来咨询我。我查看检验结果后,欣然发现与几天前的那个病例不谋而合。


我立即让同事加几滴冰乙酸,再做干化学,一开始,她只加了2滴,尿pH7.5,尿干化学蛋白2+,我认为结果还是不准确,于是继续滴加冰乙酸,将pH值降到7.0以下,这次降到5.5,尿蛋白为±,结果如下图。


注:红色圈为第一次检测结果,蓝色圈未加冰乙酸后的结果。




这两个小小的案例告诉我们:在临床检验工作中,一定不能忽视了试剂说明书的重要性,当遇到疑问时认真阅读说明书有时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


同时本人还得到了一个重要启示,不禁欣喜的想要分享给大家:我们遇到问题,当常规惯性思维不能解释或很好的处理时,我们不妨回归本真、回到最初的原点、原理上去溯本求源,说不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罗春丽主编,临床检验基础,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64-165. 


- END -


/ 相关阅读 /

·蛋白尿是怎么回事?


/ 推荐阅读 

·


阅读40371
举报0
关注医学之声微信号:vom12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医学之声”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医学之声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医学之声

微信号:vom120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