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交通】轨交、公交……你关心的上海交通发展在这份年报里!

作者:上海发布 来源:上海发布 公众号
分享到:

04-03


今天,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上海市综合交通运行年报》,报告显示,全市实有小客车首次突破500万辆,达到511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总量保持国内乃至全球领先;虹桥枢纽年日均客流113.6万人次;全市网约出租车日均订单数为75万单......更多数据↓

2018年交通运行状况


实有小客车规模突破500万,

使用特征出现变化

小客车保有量增速持续放缓,号牌和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小客车使用更趋理性车辆使用强度持续下降。跟踪调查显示,小客车工作日均出车率为74%,同比下降约1.5个百分点,出行次数为1.85次/日。新增车辆的出车率较低,在50%左右。



精细化管理手段深入推进,

道路交通拥堵状况总体持平

道路设施网络连通性进一步完善。嘉闵高架南南延伸地面道路、中山南路地道地面道路、S26入城段等15条国家会展中心外围配套道路等重点项目陆续建成通车。


城市道路总长度5317公里,同比增加93公里。持续开展道路补短板设施改造,完成了61个路口挖潜,打通11条区区对接道路,道路通行能力得到进一步盘活。


深化推进停车综合管理。继续推进公共停车场库停车收费改革,静安、杨浦、黄浦、浦东、闵行、宝山、崇明等区的试点区域内,更多的停车场库进行了收费调整,对优化出行方式起到积极作用。关注民生居住停车矛盾,创建159个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示范项目,新增提供6513个共享泊位。


快速路运行状态总体可控,内环内高峰接近饱和,射线道路压力增加。全年平均早、晚高峰拥堵指数同比分别上升约3.0%,拥堵区段同比增加2个,浦西快速路早、晚高峰车速分别为41、44公里/小时。


总体来看,中心区快速路高峰运行已接近饱和,常态拥堵区段的拥堵时间有所延长,同比平均增加约0.7个小时,射线道路运行压力明显增加,拥堵指数同比上升均超过10%。


地面道路运行状态总体稳定,中心城拥堵时间略有减少,近郊区域运行压力增加。


中心城早高峰拥堵指数同比上升0.6%,晚高峰同比下降0.9%,拥堵区域同比持平,地面干道早、晚高峰车速分别为17.4、18.0公里/小时。



轨道交通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服务保障持续增强

轨道线网持续扩展,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随着5号线南延伸、13号线二三期相继开通运营,首条新型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APM浦江线投入运营,上海轨交网络线路总长增至705公里(含磁浮29公里),车站数增至415座,换乘车站增至57座


内环内轨道交通车站600米面积覆盖率已达71%。地铁车辆规模突破5000辆,在管理上实现全年高峰增能5%的目标,实现中心城区12条轨道交通骨干线高峰时段最小运行间隔3分钟。进出站支付服务更加便利,二维码扫码进站比约20%


轨道客流稳步增长,高峰拥挤状况略有好转,放射性线路拥挤程度依然较高。


全网日均客流1016万乘次,工作日均1137万乘次,同比增长5-6%。工作日均进站量625万人次,同比增长2.8%。


通过持续的提能增效,全网拥挤区段122个,同比减少5个,全网拥挤里程16%,略好于去年;放射性线路高峰客流拥挤程度仍较高,早高峰2、8、10、11、17号线拥挤区段均有所增加。



道路客运出行服务不断丰富,

居民出行选择更为多元

地面公交服务转型改善,客运量降幅趋缓。


以71路、奉浦快线、松江有轨电车等为代表的新模式吸引力不断提升,71路工作日均客流量在5.1万乘次左右,开通初期奉浦快线的交通卡刷卡量达到0.9万乘次左右


公交服务持续改善,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26公里,在国内率先实现本市交通卡对安卓和ISO系统的全覆盖,实现了全市公交、市区轮渡的二维码乘车功能。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575.6万乘次,同比下降4.5%,降幅同比减少3.5个百分点。


共享出行新模式有序发展


各类互联网平台企业,传统出租汽车企业,租赁公司以及车辆制造企业纷纷进入出行服务市场,为百姓出行提供了更多地选择。


网约车发展更加规范,上海网约车监管平台数据显示,全年平均上线车辆为6.1万辆,日均订单数为75万单,据此估算网约车日均客运量约为105万乘次



慢行设施品质改善,

交通功能和服务模式持续变化

慢行交通设施安全和品质持续优化。本市开展了道路(包括井盖)、人行道铺面、人行道无障碍设施三类专项整治,并结合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对人行道进行提升改造;结合商圈改造的空中连廊建设,结合滨江和绿带的绿道建设,依据开放式街区理念的人行道与建筑退界一体化设计,使得慢行交通品质持续提升。


共享单车发展日趋规范,为短距离出行提供便利选择。积极开展信息平台建设,数字化登记,规范停放等规范管理工作。上海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平台大数据显示,工作日均骑行总量约97万次,近一半用于接驳轨道交通,整体秩序明显好转。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持续推进

航空运输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客货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设施方面:浦东机场第五跑道工程已竣工验收,第三卫星厅启动招商并计划2019年下半年建成投用;虹桥机场T1航站楼全面启用,成为国内首个全自助乘机航站楼。


运行服务方面:


海港运输保障能力和集疏运模式持续优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设施保障能力、装卸效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航运服务体系快速发展,《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8)》显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首次超越汉堡,排名提升至全球第四位,仅次于新加坡、伦敦和香港。 


邮轮旅客吞吐量和靠泊次数

邮轮市场进入调整期吴淞邮轮码头二期完成交工验收,具备四船同时停靠能力。邮轮港完成旅客吞吐量275万人次,同比减少7%,邮轮经济和服务正在转型。



积极推进长三角交通

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交通互联互通加速推进。


随着《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长三角地区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合作协议》、《关于协同推进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六大行动方案》等合作文件的签订,为打通断头路、联合执法等具体工作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截止2018年底,省际断头路通车1条、开工8条,省界治超站联合执法行动6次,新增青浦和昆山、青浦与嘉善的毗邻公交线路。



长三角综合运输方式持续优化。




进口博览会期间交通运行平稳,集约交通成为出行主体



首届进口博览会客流规模大、规格高,交通管理部门同票务、安保、接待等多部门协作共同完成交通保障工作。


进博交通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地面公交为辅,出租车为补充,团队巴士发挥重要作用的客运系统,实施停车场预约管理,依托信息化的监测管理和出行服务,结合现场组织,实现了集约交通组织目标。


进口博览会期间,累计运送客流约86万人次,专业日集约出行(轨道交通、团队巴士、地面公交)比例达75%以上,公众日集约出行比例85%左右



市民生活模式和

出行理念发生转变

社区生活圈、新业态快速发展,市民生活和出行习惯发生变化。随着综合交通体系和外围居住配套的不断完善,人口分布呈现外溢态势,而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的发展,则进一步疏解分流了中央活动区的部分功能。以中心城为核心的通勤类出行保持增长态势,早高峰进入中心城的轨道客流同比增长13%。


2019年交通研判

1

交通需求持续增长,空间分布进一步扩大

根据历史趋势,全市人员出行量仍将保持日均30-40万人次的增量,随着市民居住空间、消费习惯的变化,生活休闲等出行的呈现空间分散态势,但向心的通勤出行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小客车的增量将维持在40万辆左右,但使用强度持续减弱。总体来看,中心城的日常交通压力总体趋于稳定,但近郊区域的交通运行压力将日益加大。


2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局部地区交通拥堵加剧

   济阳路快速化工程   

          天目路立交改造

2019年本市又将迎来新一轮建设高峰,重大交通工程共计52项,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和压力也会进一步加大。


影响较大的工程包括济阳路快速化工程、北横通道江苏路匝道和天目立交改造区段、军工路快速化工程,龙东大道快速化、龙水南路隧道、金昌路交通路改扩建(轨道)等,此外架空线入地整治工程在2019年仍将进一步实施。施工期间将对周边区域交通产生一定影响。


3

轨道出行更加便利,轨道放射性线路压力依旧较大

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万乘次)↑

轨道网络交通↑

随着2018年末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伸、13号线二、三期分别开通运营,本市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扩展,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预计2019年日均客运量约1100万乘次,同比增长8%。工作日均客运量约1190万乘次。


2019年轨道交通持续增能提效,确保全网络高峰增能4%以上,轨交网络拥堵程度总体上有所缓解,放射性线路高峰运行压力依旧较大。预计新线开通将对东川路站、莘庄站、东明路站、长清路站、成山路站等换乘车站的运行管理产生一定压力。


4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近沪地区出行更加便捷

随着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和近沪交通的一体化进程将持续加速。


2019年全国铁路实施新运行图,长三角新图共编制旅客列车运行线1007对,同比增加60对,客运运力创历史新高,基本建成沪通铁路一期。


积极推进打通省际断头路工程,持续推进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加快苏浙沪毗邻地区客运公交化发展,加强长三角地区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


随着上海与长三角各城市的出行更加便捷,出行需求持续增长,虹桥枢纽、高速道口及市域相关高(快)速路的运行压力将进一步增加。


资料:市交通委

编辑:景雯


阅读38490
上海 
举报0
关注上海发布微信号:shanghaifabu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上海发布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上海发布

微信号:shanghaifabu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