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两大顶级名校对决:投入运动和接受教育并不相悖

作者:临海教育 来源:临海教育 公众号
分享到:

05-17


5月13日,CUBA上演两场精彩的五道口德比。在CUBA东北区的男子组和女子组决赛当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双双会师决赛。最终在女子组的比赛中,清华战胜北大,而在男子组则是由北大战胜清华,双方各取一胜。

这两所中国顶级名校,也再一次用行动告诉我们投入运动和接受教育并不相悖。

很多人认为投入运动和接受教育是相悖的,不可兼容的。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体育其实就是最好的教育。

就拿北大和清华来说,体育从建校伊始便注入了这所学校的精气神当中。

北大方面:早在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时期,体育就一直是学校办学宗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898年,梁启超起草了京师大学堂章程,明确要求大学开设体育课程,《奏定学堂章程》将体操课列为全校必修课,由于当时受军国民思想的影响,体操课分为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两门,每周2—3学时。



1905年5月28日至29日,京师大学堂举办了第一次全校运动会,发文告言:“盖学堂之宗旨,必以造成人才为指归,而造就人才之方,必兼德育、体育而后为完备。”

此外,京师大学堂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体育是养成国民气节的重要手段”的体育教育思想,将体育、教育与民族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916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以来,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育人理念。



而清华方面,由于学校建立伊始便是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准备的预备学校。所以,为了能够适应全新的竞争环境,学生必须加强锻炼,强健体魄。1912年周诒春出任清华副校长,确立了“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方针,把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放在重要地位,使清华成为中国最早设立正规西式体育的学校之一。

除了清华、北大之外,很多国内名校也格外重视学生体育及身体素质。就拿南开来说,上世纪四十年代,张伯苓曾发表演讲,论述近代中华民族之大病有“愚、弱、贫、散、私”五端,其中“弱、散、私”三病均可通过体育来根治。他认为,学校体育不仅在技术之专长,尤在体德兼进,应“体”“育”并重。

实际上,在西方的教育体系中,体育也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威灵顿公爵曾说过“滑铁卢战役取胜于伊顿公学的运动场上。作为英国贵族男校之翘楚,伊顿公学奉行的是最为传统的英式绅士教育。英国普通中学的课程,在伊顿公学只用二分之一的时间就能学完。剩下的时间,学生被要求学习各类贵族运动,比如英国人热衷的马球、赛艇、击剑等。

伊顿公学对体育高度重视,甚至发展出了这样一句口号:“运动第一,学习第二”。这不能简单理解为“男校”的特色,事实上,伊顿公学注重的是其背后的精神塑造作用,正所谓“体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个人的体育素质则更加成为评判一个人的基本衡量标准。

美国家长很清楚,孩子们的较量,最终是综合能力的较量,而一个强壮的体魄,是所有的基础。


在升学这件事上,体育对孩子来说也具有实际意义。如果一个高中生是校队的明星球员,成绩就算一般,那么他上大学也基本不用愁了;如果成绩还不错,那申请名校和奖学金更是非常轻松。

正是由于全民都如此重视体育,近期在美国被曝光的大学体育教练贿选案才能引发如此广泛和强烈的反应。

而在运动层面有着一技之长,或者说是运动员出身的人。他们往往也能在社会中脱颖而出。这其中有以下几点原因:

他们有难以击垮的信心和号召力;他们懂得如何去竞争;懂得团队合作。这恰恰是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而在西方上层精英阶层,也很少看到大腹便便的人。就拿达沃斯来讲,这个世界经济论坛最私密的会场,最高付费大佬们的专场,出席的人很多都是职业或业余体育运动员出身!


法国财政部长拉加德,曾为法国花样游泳国家队队员

的确,大多数西方,尤其是美国领导人都有体育上的一技之长,有的曾经入选大学的体育代表队,有的是职业运动员出身:美国前任财长亨利.鲍尔森就曾是大学校橄榄球队的明星球员,法国财政部长拉加德曾是一位花样游泳运动员,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黑石集团的创始人苏世民,曾经是校长跑队的队员、美国总统特朗普曾是“纽约最好的棒球手”,大学一年级又成为学校橄榄球队主力,后来改踢足球,还是校篮球队出色的得分后卫。

不仅是运动员容易出成就,西方的精英大学也注重培养有运动员背景的学生。我的分析是,运动员出身的人——专业运动员另说,因为他们需要异于常人的身体条件——一定具备有特殊的心理素质。

什么心理素质?

首先,运动员是懂得如何去竞争的一群人。体育游戏天生就带有竞争性,运动员身处其中,天生要善于竞争、喜欢竞争。

其次,运动员要懂得团队合作。即使是单人项目,如乒乓球、体操、跳水、田径项目等,也同样需要团队配合,因为一个团队里有教练、营养师、陪练等,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到优异,才可能达到高水平的竞技状态。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竞争和合作就是永恒的主题。这就是体育精神!人与人之间有竞合,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竞合,单靠一项是无法取胜的。而运动员身上是两者兼备。

为什么运动员出身的人在社会中往往脱颖而出?他们有难以击垮的信心和号召力。一个能赢的团队一定也是经历过许多逆境的团队,不可避免有过失望、恐惧、质疑、懊恼……尤其在千变万化的比赛场上。

在竞赛落后的情况下, 核心人物必须摒弃杂念,千万不能纠结在“真惨、真倒霉”的心态上,也不能妄想一举定乾坤,而是集中精力想好下一个球,才能把握住赢回来的机会。这种机会往往转瞬即逝,必须保持住高度的注意力,才能捕捉到。这恰恰是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正是因为了解运动员这些特征,国外商学院特别青睐有运动背景的学生。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调研:毕业20年后,哪些校友群体为母校捐款最多。结果出人意料,捐款最多的并不是学习最好的学生,反而是那些有校队背景的学生,这些学生无论当年还是现在都是最有集体荣誉感的。



牛津大学有个久负盛名的罗德奖学金,这项创立110多年的奖学金有四项招生标准,其中一项就是喜爱体育,最好有运动成就。他们认为,这样的人往往具备优秀的心智,是值得栽培的未来领袖。

美国最负盛名的大学联盟——常青藤联盟最早就是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若干所大学的美式足球运动体育联盟,而非学术评比,比如奥数竞赛的联盟。而中国也曾经有过一段颇有特色的高中教育,像清华附中早在“ 文革”前,就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加入校队,活跃于各种比赛,他们中成就了后来中国社会的精英。


编辑墨池   监制昍朤   

     LINHAIJIAOYU

    百万家长关注我们了

       

       

你还在等什么呢?

大家都在看






阅读39408
中国 
举报0
关注临海教育微信号:gh_868620bd33d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临海教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临海教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