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杭州吃货们全在尝鲜!这时节,古往今来的文人必来一口!

作者:钱江晚报 来源:钱江晚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4-25

一艘月亮船

漂浮在绿色中

这绿色整整齐齐覆盖一亩方塘

小船一头的篷下趴着一位农妇

另一头则堆着几块大石

便于月亮小船保持平衡



方塘位于杭州双浦

灵山水库的山泉水流经这儿

塘面的绿色其实是眼下最时鲜的莼菜


正正宗宗的“西湖莼菜”的确不产自西湖

就在双浦这些方塘中




塘中这小船船头开着一个口子,像极一张嘴。农妇脸朝下趴着,头几乎要碰到水面。双手不停在水中忙碌,采到的莼菜顺手将其从船头的口子扔进。



农妇姓张,家就在附近的村子:“这样的塘我家只有两个,这里的水更好,莼菜也更好。但采起来实在麻烦,要找那些带芽的,趴一个小时也采不了多少。”


扔进船头的莼菜带叶子,但主要吃下面的嫩芽。


名菜“莼鲈之思”用的莼菜,就是这一棵棵嫩芽,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叶子型的、哪怕尚末张开的卷叶嫩梢的莼菜完全不同。


将近三斤的莼菜取下嫩芽,真的没多少。



取这些嫩芽不容易。小半桶的莼菜完全像是浸在胶汁中,伸手取一株,像是握了一条小泥鳅,重不行轻不得。芽长在大叶下的筋上,一手握着,只能用另一手的两根手指轻轻挤一下,芽才会下来。



但你拎起一株莼菜在阳光下看,那完全被胶汁包裹,珍贵之感油然而生。



莼菜自古被视为珍贵蔬菜,口感肥美滑嫩,富含氨基酸、阿拉伯糖、甘露糖、维生素等营养素。莼菜的粘液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食之清胃火,泻肠热。同时,莼菜为植物中的“锌王”,有利小儿益智健体,可防治小儿多动症。


这时候和莼菜最配的食材就是鲈鱼。


历史上关于“莼鲈之思”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在洛,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因为思乡和美食,竟然辞官回乡。有诗为证:“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


张大姐说,西湖莼菜从这个时候采起一直可以到十月,但是,最为鲜嫩且带胶汁的,只有春天这时节。张翰感慨之时恰在秋季,因此也属情理之中。



春季最佳,诗证非常多。比如白居易《偶吟》:“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等等。颇为有趣的是,“莼鲈之思”在唐代还传到了日本,嵯峨天皇在诗中拟张志和的《渔夫词》,写道:“寒江春晓片云晴,两岸花飞夜更明。鲈鱼脍,莼菜羹,餐罢酣歌带月行”。


辛弃疾、苏东坡、欧阳修等都为张翰的“莼鲈之思”抒发感情。米芾诗云“玉破鲈鱼霜破柑,垂虹秋色满东南”;陆游感慨:“今年菰菜尝新晚,正与鲈鱼一并来”。宋敦儒言之谆谆,“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可见,自古到今,来江南品尝莼菜鲈鱼,已成文人时尚。



除了乡愁故事,“莼鲈之思”这道菜品其实真有其非凡特点。无论颜色呈现还是材料搭配,都是一绝。


莼菜嫩绿微带褐红,鲈鱼像银丝雪片,相融一碗清澈的胶液中,煞是可爱。



烹饪这道菜品多年的龙井草堂陈晓明师傅说,熬制一份清的鸡汤非常重要。莼菜,特别是芽状的材料,其本身没有特别之味,而如果是叶状的,咬起来还有些寡淡之感。鲈鱼鲜嫩,但因为量小,细品才有感觉,因此还会加一些火腿丝,以提香并增加咬劲。值得注意的是,莼菜由于含有较多的单宁物质,遇铁器会变黑因此忌用铁锅烹制。据查,莼菜不可加醋食用,否则容易损伤毛发。


火腿丝


品这道菜时,有人直接用小碗喝,胶汁滑溜,一口下去甚是圆融过瘾。有的人则选择含在嘴中慢慢咀嚼,感受鲈鱼之鲜鸡汤火腿之香,也十分享受。


大董点评



袁枚说荤配荤,素配素。

如果按照这个美食定律,

如何解释莼菜和鲈鱼搭配在一起?

期待美食家和美食朋友来一起说说。


柏师

主笔柏建斌,人称“柏师”。他广为人知的身份是钱江晚报公安线元老级记者,曾跟浙江公安一起抓过贼破过案,出过不少惊心动魄的现场,也报道过很多大案要案的内幕。他不为外界所知的另一个身份是美食爱好者,好吃会吃更懂吃。




来源:钱江晚报/浙江24小时记者 柏建斌 影像 视范摄影

值班编辑:张琴


猜你喜欢

1.29岁女留学生从英国飞回杭州求助!这个难言之隐让她很紧张,害怕男友因此分手

3.杭州人上高架都被这幕惊呆了:太美了!堵车都是享受!

新闻好看就点这里


阅读38943
杭州 
举报0
关注钱江晚报微信号:qianjiangwanbao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钱江晚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钱江晚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钱江晚报

微信号:qianjiangwanbao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