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没有大众点评,你还知道要吃什么吗?

作者:LinkedIn中国 来源:LinkedIn中国 公众号
分享到:

02-01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一个有趣的现象。


前不久,好友 L 小姐约我吃饭,她选了后海边上一家中等价位的日料店。她把餐厅信息发给我时,我看了下大众点评,发现评分只有 3.5,吐槽了句:


评分不高耶,你吃过么?


一个很会吃的朋友尝遍了北京所有日本料理店,这家是她推荐的,我也没去过。


于是我便不带期望、视死如归地赴约去。


结果很出乎意料:那餐厅味道超赞,食材新鲜,环境服务也特别好。


超赞的鳗鱼天妇罗


我想表达的是,虽然点评 APP 可以减少我们的筛选成本,降低挑到烂餐厅的概率,但是如果我只依赖单一评分,我很可能就会错过这么好的一家餐厅。


毕竟,低分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性:


可能是这个价位的食客比较挑剔;或是不大好停车影响了心情;或是在后海边上喝了太多酒以致于影响了味觉;或是被竞品恶意刷差评。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挑餐厅时,都要不自觉地打开大众点评,看看哪个上了“城市必吃榜”,看看哪个星级最高、口味最好,甚至入座后,我们也要对着大众点评,只点那些最多人推荐的菜式。


一、Just tell me how


前段时间,我跟某职场大号的 CMO Lucas 约饭,Lucas 很擅长新媒体运营,写过不少 10W+ 的文章。


席间他提到:


我们总结了一下,读者会更喜欢看 How 的东西而不是 What 和 Why,你只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就 OK 了,他们不是很在乎背后的逻辑推理。


直接给 to-do list,三言两语简单归因,无需过度推导,只要给可以马上执行的东西就行——这也是不少新媒体大号的套路。


其他场景亦然:


想看电影时,我们会去豆瓣或IMDB查一下哪些是高分电影,哪些是必看经典;


想投资理财时,我们会让理财顾问给我们推荐产品,可能连产品合同也没有研究透彻就已经确认投资,只要对金融机构足够信任,我们才不在乎产品背后的运作原理;


想买买买时,我们直接看大 V 们的推荐,就算知道那有可能是软文;


甚至连平日玩游戏时,遇到一点小困难我们都会马上 google 一下找攻略。


在上述这些场景中,我们都在寻找一个不会错的“标准答案”。


我把这种行为模式叫做“标准答案思维”。


就像我们小时候写作业,如果有标准答案的话我们总习惯去对照。有的答案仅仅是“参考答案”,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往标准路径上靠。


被这种思维占据的我们,不愿意思考,一心追求一个不会错的“标准答案”。


这种思维最典型的表现就是:


不管怎样,你告诉我该怎么做就对了(Just tell me how)。


二、标准答案思维有什么问题?


单单把“标准答案思维”归因为“懒”或“节省试错成本”是很简单,但追根溯源,我们会发现其实这种思维多少源于儿时的教育。


  • 一是家庭自我认知教育的缺失。


在“一孩政策”的影响下,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代其作出过多决策,帮忙选学校、选专业、甚至选工作,导致我们缺乏培养独立决策能力的机会。


所以毕业了工作了所有的决策都要自己做时,我们开始觉得无所适从。


  • 二是学校应试教育系统的失败。


前不久跟 Daniel (就是跟我一起去 离开顶级咨询公司的两只创业狗,50天走遍中国只为寻找欲望… 的哥们)刚好也聊到,应试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很难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探索能力,逐利的教育机构甚至潜心研究考试机制,总结各种题型及解法,因为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在短期内看得到成果——升学率,才愿意为教育买单。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标准答案思维”,让我们过度追求“唯一解”,这导致了我们思考过程中的 3 个问题:


问题1:迷茫——不了解自己喜欢吃什么


如我之前在现代人际交流问题:judge别人比反思自己容易》一文中提到的,事实判断有唯一解,而价值判断没有。



之所以鼓吹接受多元价值观,就是因为价值观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左右之别。


然而,集体主义教育让我们大多推崇单一价值观(主流价值观),习惯了“唯一解”的你,当自己的认知与主流价值观发生冲突时,自然会开始迷茫。


我们让自己往所谓“标准路径”(社会期望)靠拢——高分名校、投行咨询世界500强、财务自由……


我们渴望自己成为社会定义的“优秀”,最后可能只是变成了“优秀的平庸”。


这就像是吃饭时,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我们只能挑大众喜欢的餐厅。对于评分低或是未收录的餐厅,我们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我前不久在分析微信公号后台的关键词回复频率时,分析结果也印证了我的假设:排名最靠前的是“迷茫”类的关键词(焦虑、迷茫、低欲望)。



问题2:思维定势——没想过尝试其他的吃法


迷信“标准答案”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发现:


“标准答案”可能不一定适用,可能因为现实情况无法满足它的先决条件,可能因为它早已不合时宜,可能因为这道题本身就有多个解(比如前面提到的价值观,千人千面)。


而我们却被它框住了,很难变通。


这就像是吃饭时,每个食材都有不同的吃法,比如鸡蛋,可以炒可以蒸可以水煮可以煎。而我们却坚持只吃水煮蛋,只是因为其他吃法没有写在菜谱上。这自然很可笑。


问题3:囫囵吞枣——无论是什么都觉得好吃


迷信“标准答案”的我们,往往应用的是《学会提问》一书中提及的“海绵式思维”,即不假思索,全盘接受你看到的所有。


这就像吃饭时,别人问你要吃什么,你说随便,上来什么就吃什么。无论那道菜有多难吃,只要别人跟你说这个是五颗星,你就会把它全部吃完。


“标准答案思维”让我们停止了主动思考,不求甚解,只求结果。


三、如何摆脱标准答案思维


当然我也不可能极端到只跟你说 What 和 Why 而没有任何 How,以下是我的建议的三大原则:


  • 原则1:摸清自己的口味


迷茫的状态之所以让人无法适从,是因为你会走很多无用功。



就像我在《努力的陷阱》一文中提及的案例,A 和 B 两个人的起点一致:


A 一开始就搞清楚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于是径直往目标走,不做无用功;


B 却不然,他可能在多次试错、绕弯路之后才幡然醒悟,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这时候已经做了太多无用功了。


有些时候,停下来先问问自己 Why,可能比 How 更重要。


如果连自己喜欢吃什么都没搞清楚,吃再多东西也不能带给你任何味觉上的享受。


但一旦你找到了你的 Why,知道了自己喜欢吃什么,你便有了内驱力,便会主动去找自己中意的餐厅和菜品,你也不会再感到迷茫。


  • 原则2:尝试不同的吃法


除了水煮蛋,我们也可以吃吃煎蛋蒸蛋。


就像之前说到的写公号文章,确实,直接告诉大家“How”读者们会觉得很有实用性很落地。


但我更愿意跟读者分享我的思考过程,从“What”和“Why”出发其实是个“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过程,经历了这个思考过程后再推导出“How”,反而可以让大家不拘泥于我推荐的解决方法,读者们也可以基于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定义,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吃法”。


基于同样原因,我不是特别推崇“拆书”类产品。


因为我们知识体系、个人经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会有不一样的思考、不一样的感悟。


只有你真的用心去了解“食材”,尝试不同的“吃法”,你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吃法”。


  • 原则3:制订自己的标准


与“海绵式思维”相对应的,是“淘金式思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这里我要分享一下一个麦肯锡内部常用的、用来贯彻批判性思维的工具——"So what"(那又怎样):


面对每一个结论,麦肯锡咨询顾问的习惯是,多问一句"So what"。对原有假设的质疑,往往可以让你的论证更密不透风。


这家西班牙餐厅的招牌菜是伊比利亚火腿,你可以问问自己:“So what?”


你有你自己的评价标准,就算是火腿等级再高价格再贵,你就是不喜欢火腿的味道。


当然,这只是弱批判性思维,要走到强批判性思维,你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主张,包括自己的。


打个比方,从小你就不喜欢吃榴莲,只是因为你不喜欢它的味道,但如果你放下成见,尝试一下,说不定会觉得榴莲很好吃。


从这点上来看,我作为什么都吃的广东人,似乎占了便宜。


照例来个图总结一下:



四、“标准答案思维”也有适用的场合


最后自然是不能放过质疑这篇文章本身啦——“标准答案思维”也不是一无是处,它也有适用的场合。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有些和自己核心价值毫不相干、你不擅长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专业人士。


比如前文提到的投资理财,比如法律服务,就像我以前在《努力的陷阱》一文提到的,扬长避短。


你没必要为了买个理财产品就化身金融大鳄,也不会因为想起草个合同就去拿律师牌照。


我本来就不擅长做川菜,想吃川菜时却要我从零开始学做饭,等到我精通时,我早就饿死了,这时候直接下馆子会是个更明智的决定。


另外一点就是当你要贯彻“批判性思维”之前,先问问自己:这件事是否真的重要到需要我花那么多时间去思考?


如果只是自己早上随便吃个早餐,而不是要挑跟对象约会的餐厅,可能连大众点评都不用,随便在路边买个油条豆浆就 OK 了。


以上。


参考材料/推荐阅读:

[1] Elder, Linda; Paul, Richard. The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Foundation for Critical Thinking. 2006

[2] Browne, Neil; Keeley, Stuart. 学会提问.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3] 肖璟,《做个不绝望的聪明人》,2015



 

 

本文作者肖璟 Uncle Xiao,一个很帅的投资客,连续创业狗,前麦肯锡分析师。新书《无现金时代》火热销售中。转载自公众号“解题者”(id: imjietizhe)。

本文为LinkedIn经授权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LinkedIn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图片来源于原作者和yestone.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进行删除,并就版权问题联系相关内容来源。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获取更多信息。

©2018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阅读9726
大众 
举报0
关注LinkedIn中国微信号:gh_04faa23eb9ed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LinkedIn中国”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LinkedIn中国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