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区块链的未来在于技术的巨大进步

作者:待字闺中 来源:待字闺中 公众号
分享到:

06-15

农历2017年底,BTC的价格登顶之后,快速下跌。在那个时候,我写了一系列的文章:

  • 《》

  • 《》

  • 《》


不一一罗列。之前文章说了很多事情,现在看来也是很有意义的。这次大跌,让很多人都懵掉了,各种群也冷清了,问问自己,信仰余额还够么?

一次牛熊的转换,就像是一次轮回。看看最近的行情,我们似乎又回到起点。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呢?除了投机、炒币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真的回到了起点。现在,我再次问出这些问题,回答依然是之前的几篇文章。并没有变化,本质上,除了投机并没有新的需求出来——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我和朋友一起聊过几次,币圈这些年到底是哪些人在赚钱?做公链?发币?还是什么。当然,做链发币,是最赚钱的。发币上市,拉个几波,身价就可以上亿——羡煞旁人。那还有什么是更多人可以参与呢?围绕着投机做服务。历史总是在不断的轮回,币圈今天发生的一切,在金融行业已经玩过很多轮了。甚至包括ICO,Token等,本质上都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就像股票、债券投资赚大钱的人少,但是围绕着这些做服务的机构,或者个人,大抵能够赚得盆满钵满,大家还记得美国的淘金热么?挖到金子的人很少,但是做牛仔裤的发家致富了。券商、交易所、基金经理、代投、场外担保,无外乎就这些。现在一些人呢,要进场,要创业,我也是建议做这些。不是什么坏事,更没有褒贬。毕竟这个行业,最大的共识就是赚钱。

我在我所有的文章里,很少提到Token。原因是我没有看明白,一些朋友的坚定信仰,让我不断的一个项目又一个项目学习。去了解Token给这个社会带来的价值和进步。说起来可能是矫情的原因,我总是想要去挖掘区块链、数字货币、Token的应用,进而深挖价值。深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拙劣的交易手段。我不得不寻找投机,炒作的主要逻辑。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各种Token的本质。

最近我觉得似乎有一些答案了。我在知识星球和大家做了探讨,将数字货币分为了两类。从共识上讲,第一类是多中心的,目标是成为货币的一种。例如BTC,ETH;第二类是中心化的,就是各种Token。就是国内很火热的,很多人义无反顾投身的通证经济。有人反驳我,说各种Token都是有基金会在监督,并不是中心化的。但我想实际上应该是事与愿违的。基金会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应对监管的一个手段罢了。我们不讨论这个。第一类是什么,后面怎么走,我不知道。应该是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时间检验。第二个,本质上就是证券。看官不要急着争论,本质上是证券,接受合理的监管,这是更好的发展,并不会死去。反而没有监管,崩溃的时候必定是血流成河。

通证经济很多人讲了很多、吹嘘了很多。但我觉得就是通过对权益的证券化,提高其流动性,进而给持有者带来收益的证券。无论什么时机募资,无论什么样形式的交易。有的上交易所,有的OTC。有的人取巧,保证不上交易所,那如何保证投资人的利益呢?Token为什么会升值呢?所以,这时候有的团队玩回购,玩销毁。这些在证券的历史上,也都是玩的炉火纯青了,没有什么新意。只有在币圈这个新瓶子里,才看起来很新鲜。无论是上交易所,还是回购等,都是为了人为制造更高的流通性,人为制造稀缺——这样Token的价值就提升了。思考比较多的看官,应该看出来我的担心了。Token本身的价值,大部分建立在人为的流通性提高和人为的稀缺性,而不是在于产品本身。通证的人尽量摆脱Token和股权的关系,那产品体验提升,用户规模的扩大。似乎和Token都没有直接关系,即使有关系似乎也没有人来担保。更有甚者,使得Token证券和货币的双重属性——这看起来不矛盾么?寻寻觅觅,也许是一种新的形式?基金会的运营方,可以随意的支配Token,这个活动发一些,另外一个活动发一些,这些行为谁来监督呢?如何保证持有Token的权益呢?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Token没有必要一味的摆脱证券的属性,这样才有可能真的成为大规模的创新。

以上,我再次思考、讨论了数字货币的本质。这一切都还在进行中,所以如果你看起来觉得有些乱,有些没那么确定,这也是正常的。总的来说,我更倾向于整个行业是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表现就是技术上还远远不够成熟。即使EOS号称百万TPS,即使ETH的分片已经日渐成熟,即使BCH的区块大小要扩张到1TB,即使cosmos的测试网络已经上线,所有的这一切,都表明技术还在早期。我一直在找寻区块链的落地应用,智能合约的落地应用。不过很无奈,除了证券化,我还没有找到真正有价值,大规模的应用。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需求的压力使得技术上不断进步以至于突破;另一种,就是技术上的绝对突破,对现有的模式直接造成降维打击。经过这一年的观察,我更倾向于后者。所以,区块链的技术还是很早期。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这场投机的游戏,到目前为止支撑的主要逻辑就是技术的发展。从最开始的去中心化的POW,到智能合约的开发便捷,到多中心的EOS的高性能。下一步,区块链的技术将走想何方呢?我认为大方向还是去中心化,路漫漫,这也许需要很多年。

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技术方向,交流应用落地,欢迎留言。

阅读7954
技术 
举报0
关注待字闺中微信号:gh_81abae3e5d5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待字闺中”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待字闺中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