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要多少次误入歧途,才能真正换来你的钱途?

作者:LinkedIn中国 来源:LinkedIn中国 公众号
分享到:

07-03

之前我在个人公众号转载了一篇关于“行业公司选择”的文章,引发了小伙伴的讨论。


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还有小伙伴提醒我不要偷懒,要分享自己的观点。


分享“行业公司钱途”,我很心虚。虽然服务过优秀的咨询公司,但预言未来这事,还是太魔幻。


毕竟这世界变得太快了。过往的很多规律和法则都被打破了。


我们曾认为金融行业始终是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位置,因为它是“分配资源”的行业。



但如今我们也看到了普遍降薪40%,员工自我吐槽为“月薪5000的金融民工”的券商投行。


我尽力而为,讲一讲我眼中的判断行业钱途的一些基本规律。






Rule No.1

科技决定行业未来


往前推15—20年,当我们讨论有钱途的行业时,第一个映入我们脑海的是:金融业。


因为金融业是配置资源的行业,手里资源(钱)最多。


我服务于猎头公司的那些年里,公司最重视的就是金融行业,也围观了无数职场人为跳入金融业,使出浑身解数。


但从08年金融危机开始,变天了。


对于生长在互联网上的90后小伙伴来说,在他们眼里,是科技改变了这个世界。而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给予了企业动力,重塑了我们身边的职场。


在美帝,硅谷取代了华尔街,成为职场人的第一职业目标。


在中国,年轻人,甚至像我这样风一样的中年男纸,都不惜从全国各地涌向北京、杭州和深圳,抓住一切机会进入互联网行业,加入科技公司。


掌握钱的金融业,如今依然有着重要的地位——给科技行业送钱。



而猎头公司如今的最大最重要的客官,都是来自于互联网高科技行业。阿里、蚂蚁金服、腾讯、滴滴、头条……


《武林外传》放映完,有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燕小六戏份多,还是邢捕头戏份多? 


有好事者回答:感觉小六的七舅老爷戏份最多。


不奇怪,虽然七舅老爷只露过一次脸,但架不住小六遇事就把七舅老爷挂嘴上的高频洗脑式广告——可以参照世界杯上马蜂窝的广告。


那么,“科技”和燕小六的“七舅老爷”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


面对职场选择的小伙伴们,也有类似疑问:


如今公司都宣称自己是科技公司,或者在做科技转型。真实性几何呢?



平心而论,面试官没必要忽悠人,如果面试官说他们在科技转型,那很可能是真事。


或者公司上下都以为这是真的。


在这个科技爆炸的时代,如果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不和科技沾亲带故,不搞几个科技感十足的创新模型,那基本逃不掉被市场和投资人吊打的命运。


但有些公司的“科技”,和七舅老爷一样,一直被挂念着,但戏份很少。


怎么办?看它业务。


但凡标榜自己是科技公司,或是以软件和互联网技术起家的,比如知乎、头条、滴滴;或是专门做硬件的,比如GE、华为和英特尔。也有软硬件兼备的,比如苹果和小米。


面试前,花上一天时间,研究对方公司的网站和半年内的新闻,对于职场人来说,很有必要。


我在《为什么面试失败?原因很可能只有一条》提到过,仔细的面试准备不仅能增加你对公司的了解,提升面试的成功率;更能让你清楚了解公司核心业务和科技是否有关联。


举个例子,麦肯锡如果宣称自己是高科技公司,我们就要打个问号,贵司明明是老牌咨询公司啊。


但如果麦肯锡的咨询项目绝大多数是给予大数据分析或者人工智能实现,那就是有理有据了。


不错,当我们面试前翻查公司网页的时候,千万记住要去看这家公司的产品和业务案例。


另一种方法是看它用人。


很多投资人对于初创科技公司的评估标准是程序员的数量,如果一家公司里,程序员的规模已经撑起了半壁江山,那这必须是一家科技公司。


反观有些公司的网站上清晰标注了他们的科技互联网产品,但在过往半年甚至一年时间内,生生是找不到一个招聘程序员或技术人员的招聘启事。


这就很玄妙了。


可能是这个所谓的高科技产品并没有真实的技术含量,也可能这个产品是被外包出去了,由供应商负责技术实施。


但无论怎样,“科技”对于这家公司的意义,可能就是个备胎。


嘴上说我爱你,但是我不愿意在你身上投资过大,随时做好割肉的准备。


Rule No.2

无人能预测公司的未来


时间往回推20年,1997年。


当时有这样一家公司,它占据全球85%的胶片市场份额,市值高达310亿美元。须知,同年苹果的市值还不到40亿美元。


这家公司叫柯达,它曾是雇佣17万人,业务覆盖150个国家的行业巨头。



但很快情况急转直下,2000年-2003年,柯达的胶片业务下滑了70%。最终在2013年,柯达申请了破产保护。


如果1997年有人问:“我是不是该加入柯达?”


多半会被当成一个蠢问题。但谁知道,五年后小伙伴就面临裁员呢?


我最常被小伙伴们问到的是“我应该选A公司,还是B公司”,我很无奈,因为我不知道答案。


时代的脚步会越来越快。未来的每一天都在变得更快。


去看这些年的科技关键词:2013年的O2O,2014的大数据,2015年共享来袭,互联网+,2016年的虚拟现实、人工智能,2017年的区块链……


往前推7年,出行领域的独角兽滴滴还没成立,滴滴成立于2012年;


往前推4年,共享单车是啥?ofo成立于2014年,2015年才发布单车,而摩拜成立于2015年,2016年推出单车。


在这之后的四年里发生了什么?


摩拜和ofo先后通过巨额融资崛起,2016年共享单车成为最热话题,ofo2016年融资大四喜,从Pre-A融到C轮;摩拜也不差,2017年1月4日融到D轮。


但2017年情况急转直下,其他诸如小蓝车等单车品牌都死得差不多了。而俩巨头先后爆出资金困难,挪用押金的传闻。


2018年,摩拜卖身,嫁入美团;ofo卖肾,车都抵押给阿里了。


摩拜是不是好公司?ofo是不是好公司?为什么答案变得这么快?


在讨论“企业钱途”这事的时候,我们必须有一个共识基础:


我们不是巫师,没有水晶球。 

没有人能精准预测:5年后,哪家公司会兴起,哪个工种会日进斗金。


如果有人能预测,那一定是骗子。有这本事,早去做风投,买股票了,哪里会来给人做职业规划?



Rule No.3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问过我职业规划问题的小伙伴们大多感受过,我不会直接回答问题,通常我会反问:


你喜欢做什么样类型的工作?哪种工作会让你感觉到充满激情? 


这可能是一句老生常谈,但我们未来的发展,不仅看行业看企业,更关键的是看我们自己。


如果你选择了你爱的工作,那意味着你这辈子就不用再“工作”了。


据说是孔子说的,我翻来翻去,就找到这样一句有点相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简单的说:“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不过道理虽然都懂,但依然不会选择。


仍有小伙伴会说:我不知道我适合什么。



社会心理学家Heidi Grant博士曾在她的书里把职场人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人的人生目标是升级打怪。定好目标,实现目标,然后赢取奖励。


为了实现目标,他们不怕潜在的风险。我们称之为“升级派”。


另一种人偏保守,安全第一。这么辛苦打拼,就是为了不让利益受到损失。


我们称之为“安全派”。安全派会规避风险,承担责任,成为别人可以信赖的伙伴。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升级派”和“安全派”的集合体,但也有主次之分。尤其是在人生的重大选择上,比如工作、婚姻、育儿、买房。


以我自己来说,我可以离开咨询公司走上半创业之路,可以告别家乡来到新的城市。


但是我依然清楚的知道我是“安全派”,因为在人生的最关键节点上——不错,就是买房——我选择了量入为出的安全做法,而非豪赌一把拼命贷款。


我错了。


回到正题,“升级派”和“安全派”的性格各有优劣。


“升级派”擅长:


  • 创新/创造力;


  • 果断,能抓住机会前进;


  • 敢于冒风险;


  • 工作速率快;


  • 开放,包容各种选项和思路


  • 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他们可能经常犯错,过于乐观,冒的风险太大,把自己置于险境。


“安全派”擅长:


  • 专注于细节,思维缜密;


  • 分析和推理能力;


  • 规划和项目管理能力;


  • 工作准确性高;


  • 值得信赖;


  • 未雨绸缪,对潜在问题的预见性


但他们的问题在于过于担心变化,容易错失机会,有时候过于死板,工作进展比较慢。


现在你可能已经可以对号入座了。


如果你是“升级派”,你应该考虑那些节奏比较快的行业,比如高科技和社交媒体。


在这里,你抓机会的能力可以得到施展,同时,这种行业的容错率更高。


如果你是“安全派”,你可能更适合成熟的大中型企业,你擅长处理复杂的工作,并准备好问题出现时的备选方案。


至于岗位,你可以考虑那些认可你的细致工作方式,以及你的项目管理能力的岗位,比如财务、律师或者数据分析师。


创业呢?


创业最苦。


你得是“双层派”,必须兼具“升级派”和“安全派”的优势才能生存下去。


单纯的“升级派”,可以迅速抓住机遇,给企业实现爆发性增长,但在危机来临时,你根本意识不到,公司很快就会陷入危机。


单纯的“安全派”会担忧各种风险和阻碍,所谓的创业估计很难有真正的起步。



写在最后


到这里,你可能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什么类型的工作可能适合自己。


如果还不行,网上做一个免费的MBTI测试,也有一些参考价值。


但说到底,参考而已。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对什么工作感兴趣?对什么工作有激情。


核心原因是:因为没尝试过。


工作和谈恋爱一样。


尝试过,才知道自己的真爱是什么类型的。


所以我才会对实习生强调实习的重要性,对职场人强调面试的价值。


同样的,你不知道这个行业钱途几何?那是因为你没有体验过。


职业规划这件事情,不是咱能花钱买来的。


市面的职业规划师,不可能对所有行业、所有岗位都非常了解;更不可能对每一个来咨询的小伙伴们非常了解。


职业规划师不是不靠谱,但须知真正的职业生涯,需要一个人自己用心去规划去设计。


如果影响自己未来一生的事情,都犯懒不肯做,反而要花钱买,那么买来的东西再好,你可能也会犯懒,不愿意用。


本文作者Sean Ye,拥有10多年的人力资源行业经验,先后供职于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Randstad和咨询公司Mercer,知乎人力资源优秀回答者。微信公众号:瞎说职场(id:HRInsight)。


你是如何判断行业和公司的“钱”途的呢?





“领英洞察”是LinkedIn领英推出的高品质线上专栏,已汇集来自科技、媒体、人力资源、金融、学术、咨询等多个领域的职场领袖人物和行业资深专家数百人。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影视截图,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获取更多信息。

©2018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阅读9178
举报0
关注LinkedIn中国微信号:gh_04faa23eb9ed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LinkedIn中国”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LinkedIn中国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