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健康】老人家要注意!重阳登高好时节,可别让膝关节受了伤

作者:广东卫生信息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 公众号
分享到:

10-17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

祝愿老年朋友身体健康,幸福长寿!


在这天我们会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很多老年朋友趁此机会相约登山。但近日,五邑中医院骨伤科二区门诊,接诊了好几例因为爬山而导致膝关节损伤的老年患者。登山游玩本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怎么才能避免膝关节损伤呢?老年人登山有要注意些什么呢?刘彦医生给你支招,赶紧来看看吧!

来源: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一口气爬上圭峰山,下山就靠担架抬


60岁的刘大伯身体不错,平时挺喜欢爬山,上个星期兴致勃勃地和朋友一起爬圭峰山,刘大伯为显示不凡的“战斗力”,一口气登到山顶,中途几乎没什么休息。这下可好,刚下山15分钟,刘大伯的膝关节突然开始又肿又痛,疼得他一点也动不了了,无奈,只得让人用担架抬下山。



“当时,他被送到医院时,我就知道他的膝关节定是出问题了。”刘彦医生相告,一经检测,发现状况远不止这点,肌肉拉伤不说,髌骨关节磨损得也很厉害。



最后,一时逞强的刘大伯只好住进医院,接受药物医疗,并配合康复治疗。“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多休息是他当前最应该做的事之一。”刘彦医生说,按刘大伯这种情况,住院半个月是逃不掉了。


爬个山导致入院?!这是怎么回事?



登高为什么会对膝关节造成损伤? 


人两腿站立时,每条腿负担的重量是体重的一半,而用一条腿站立时,受力腿就要承受整个身体的重量,对膝关节的压力明显增加。


在爬山时,膝盖是弯曲的,一条腿承重大约是正常站立时的4至6倍,膝关节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

爬山是一个多次重复的过程。

膝关节运动次数不断增加,关节磨损的几率自然也增高,如此一来损坏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除了膝关节,爬山还会损害软骨。


软骨是一种像海绵一样的组织,本身没有血管提供营养。而在爬山运动中,人的膝关节弯曲,负重增加,软骨不能正常地获得养分,加上过度磨损,必然引起软骨病变。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膝关节、软骨退变、老化,爬山时对膝关节压力就更大。

如此看来,老年人爬山还真要多多注意!

不仅要控制爬山的运动程度,

还要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


登高须谨慎,严格控制爬山次数


 1、 患有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最好不要爬山  


上了50岁的女性也应减少爬山次数。中老年女性比较容易患骨质疏松,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得防患于未然。


就算没有关节疾病的老年人也要严格控制爬山次数,一周最多爬1次。


2、  患有心脏病、哮喘、眩晕症、高血压等老年人不宜爬山  


剧烈运动体能消耗较大,血液循环加快,会加重心脏负荷,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危害到生命。


刘彦医生建议,爬山时强度不宜过大,每爬20分钟,休息一下。最好能带一个护膝,减少膝关节摩擦。

另外,刘彦医生指出,打太极拳对关节损伤也比较大,但容易被老年人忽略。“因为打太极需要曲膝,一套太极拳打下来,对膝关节的损伤也不容小觑。”


那喜爱登山的老人该如何避免这种伤害呢?

1平时要有适当的锻炼


首先平时要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使膝关节更稳定,使髌骨在其正确的运动轨迹上活动,就不会磨损受伤。

如果长期不运动,就不能直接参与剧烈运动。出行前每天参加1~2次长距离步行或慢跑等,是必不可少的训练方案。


2登山期间注意这些


登山期间,需注意尽量运用大腿的肌肉群,避免膝盖受到来自脚下的直接冲击。选穿结实的高帮鞋子,能支持脚踝,便于控制姿势,增加小腿至膝关节稳定。有足弓支持的鞋垫也能起到缓冲冲击及踝关节稳定作用。

开始爬山之前,谨记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包括拉伸、按摩膝关节周围肌肉,让关节、肌肉、韧带等得到良好的预热,促进润滑液对膝盖的保护。


出现膝盖不适症状时,应适当减小运动量和运动频率,多次休息,切忌一鼓作气,避免进行剧烈的跑、跳和负重运动。


3登山装备要备齐


建议登山的必备品准备齐整,如登山鞋、登山杖,需背负较重行李时用登山背包,长距离下山可以使用护膝加强稳定,准备必要的应急药品等。


重阳登高好时节,可别让膝关节受伤。

登高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登高过程中也要注意适当休息。

赶紧转发给身边的人知道!


编辑:陈佳    责编:陈广泰

猜你喜欢

【提醒】35岁老师心脏骤停离世!平时是运动达人,只因常见的这坏习惯
【心疼】汕头6岁小女孩深夜被蛇咬却对爸爸“说谎”,原因令人心痛……
【炫富门】医护炫富照曝光,太赤裸裸了!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愿天下老人幸福安康!

阅读8795
健康 老人家 膝关节 
举报0
关注广东卫生信息微信号:gh_4ea00880e1ab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广东卫生信息”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广东卫生信息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