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一人喝酒全桌担责!医生提醒:劝人喝酒,等于劝人去死!

作者:健康时报 来源:健康时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1-28


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干杯是一种礼仪,劝酒是一种“陋习”!


在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酒桌文化用一句话可以精辟的概括“感情深一口闷”


在很多人眼里,让客人喝的痛快,那不仅是一种好客热情的表现、更是一种义气爷们的体现。但是,随着近年来酒后闹事、酒后车祸、酒后危险等新闻频频出现,再加上现在大部分人亚健康,酒桌心脏病等疾病突发暴毙的事件也屡见不鲜。酒桌上喝酒时的劝酒习惯,逐渐成为一种“陋习”!


影视剧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喝酒成了衡量耿直豪爽、看人品的衡量标准。拼命喝就是豪气、把对方当兄弟。不喝酒就是看不起人,没有处下去的必要。于是逢宴必酒,逢酒必劝,逢劝必猛。喝到天昏地暗,喝到你死我活。


但是,你知道劝酒的后果是什么吗?


2013年11月5日消息,28岁的一东北女子在陪3名男子喝酒唱歌时,因醉酒摔倒休克身亡。家属索赔劝酒人赔偿金额92万余元。



然而这样的悲剧,并不少见。劝酒致人身亡因而担责的案例,已发生过不止一起:



医生:劝这5种人喝酒,等于劝他去死


春节到了,有关各种各样的酒局也多了起来,然而医生提醒:劝这几种人喝酒,等于劝他去死!


1
肝不好的人

喝酒则会导致酒精在肝脏中累积,使肝细胞受到损伤,并且可能会进一步失去解毒能力,从而加重病情。患有肝病的患者如果还继续饮酒,会导致慢性酒精中毒和肝硬化。同时,酒精会抑制胃蛋白酶的产生,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影响消化,并且会产生疲乏无力、消化不良、贫血等症状。

 

2
肾不好的人

酒精同样会损害肾脏,如果正常人问题还不是很大,但对肾炎患者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讲,是疾病康复的最大阻碍。如果是糖尿病并发肾病更要远离酒类。

 

3
酒精过敏的人

酒精过敏症其实是身体内缺少乙醛转化酶,导致一种外在皮肤过敏症状的反应。酒精,也就是乙醇,在体内转化到乙醛以后,因为体内缺少乙醛转化酶,不能再转化为乙酸排到体外,从而造成乙醛中毒,人就会表现为各种酒精过敏的症状。酒精过敏者,一旦接触到酒精这一过敏原,就会出现各种酒精过敏症状。

 

4
有心脏病或高血压的人

酒精会影响人体的血压,同时还会间接引起肾素等血管收缩物的释放。除此之外,长期大量饮酒也会造成心肌细胞损害,使心脏扩大而发展为心肌病。在饮酒造成高血压的并发症当中,脑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临床上可见因大量喝酒引起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急性心梗、脑出血,甚至猝死。

 

5
正在服用某些药的人

最危险的是服用头孢类和甲硝唑后喝酒,无论是口服或者打针,都可能跟酒精发生「双硫仑样反应」,这种反应跟喝醉酒的反应相似,面色潮红、心跳加速、恶心呕吐、视物不清、严重的可能休克等,有生命危险。

可能与酒精发生相互作用的包括下面这些常见的药:


1. 首先是抗生素类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先锋V号(头孢唑林)、先锋 VI 号(头孢拉定)、先锋 IV 号(头孢氨苄)、头孢克洛等)、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氯霉素、酮康唑、磺胺类等。


2. 抗过敏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又叫扑尔敏)、氯雷他定等。这些药物可以使服药者嗜睡、头晕,也有可能引起血压下降。


3. 解热镇痛类药物,如布洛芬、美洛昔康等药物。该类药物本身对胃有刺激,如果服药期间再喝酒,不仅加重肝脏解毒的负担,也可能导致胃出血。


4. 扩张心脑血管病的药,如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等与酒同服可以导致血管迅速扩张,头痛增加,胃肠不适等,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5. 降糖药,如格列齐特等。酒会刺激胰腺β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增加,容易出现头晕、心慌等低血糖反应。


6. 精神病患者用药,如氯丙嗪等,酒会使这类药物的镇静作用加强,而导致共济失调等。


觉得文章不错,底部点一下“好看”↓↓

本文综合自健康时报、搜狐健康


大家都在看: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阅读9215
举报0
关注健康时报微信号:jksb201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健康时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健康时报

微信号:jksb2013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