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我们还欠《爱,死亡和机器人》一个哲学解释

作者:LinkedIn中国 来源:LinkedIn中国 公众号
分享到:

04-06

IMDb 8.9,豆瓣9.2。


2019年刚开年,网飞(Netflix)就用一部18集的动画短片合集,赢了。


想必你也已经几乎看厌关于《爱,死亡和机器人》的内容和讨论,但是,我们还是觉得,欠这部硬核作品一个认真的哲学解释



《爱,死亡和机器人》——


爱,并不是一种泛泛意义上的爱,它特指男女之间的关系,所以整个系列给我们的感觉也是很黄、很暴力。


男女之间的关系意味着激情、意味着生机、意味着青春,同时又意味着新生命诞生的契机,它代表着某种初始状态。


死亡,则意味着生命本身的消失,对于前面所说的那些正面价值的否定。


所以爱和死亡是人类生命的两种本质规定性。


我们一出生就意味着,我们面向两种可能性:


一种可能性就是和别人结合产生新的生命,把我们的生命之歌谱写下去;

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不停地面对各种死亡的可能。


机器人,它不仅仅是指机器人这项技术本身,还指广义上的信息技术,广义上的计算机技术等。


这些信息技术,为爱和死亡之间,带来了一种新的观点、一种新的视角。


爱和死亡都是指生物体的爱和死亡,以科学化的数据来说,它们都是关于探究生命体的。


而机器人也好、信息技术的其它载体也好,它都是归寂的,归寂就意味着它能够忍受更剧烈的环境变化而生存下来。


在信息技术的这样一个语境中,爱和死亡的故事得以展开的时空线索都已经发生变化了。


我们可能就把某某人对某某人的爱从他的大脑里面下载下来,然后进行数据编码再上传到一个新的机器人上面。


这样一个新的机器人在一种新的时空线索里面是怎么重新理解爱和死亡的呢?


我觉得这也是这系列动画试图追索的一个问题。


而每一集动画又承载着不同的探索,甚至某种哲学意味的探讨。


本文作者徐英瑾。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看理想,用文学与艺术,关怀时代的心智生活与公共价值。





《齐马的作品》

回到最初,心灵之锚被抛下的地方


从哲学的角度,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其中的14集——这集题目叫Zima Blue,中文也被人称作“齐马蓝”。


故事的内容并不复杂,却极富哲学寓意。


齐马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现代派艺术家,它喜欢描绘星空。但特殊的是,他每次发布的作品里都会出现一个蓝色的天窗。


这块蓝色本来很小,最后却越来越大,最终齐马发布的作品就只剩下蓝色。他甚至用小行星作画,将真实的星系都喷上了蓝色。


当一位记者去采访这位艺术家时,齐马向她展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原来齐马实际上是一个人工智能体(核心都由计算机组建而成),他不是人类。



而齐马对于蓝的执着又是为什么?


原来他最早只是一个专门负责清洁泳池的家用机器人,在他最初的设计主人去世后,每一个继承齐马的新主人,都会为他加上新的组件和功能。


渐渐地,齐马产生了自由意识,产生了觉知,再慢慢地产生了自己的决策行为,最终他仿佛拥有了自己的灵魂,成为了一位艺术家。


齐马最开始作为一个泳池清洁机器人,他最初步的意识,其实就是看到自己眼前的一块块蓝色的泳池瓷砖。


等到他具备了一个新的身体以后,能够和这个世界进行更加完整的交流,最后这种交流方式已经非常丰富了。


即使齐马能获得的感知信息已经丰富到这种程度了,他在泳池底部原始获得的那种蓝色的感受,仍然在他的世界里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所以他无忘初心。


他的初心是什么?


就是当他看透了宇宙间的一切,最终还是要回到蓝色,回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片蓝色的天地里。



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这集动画实际上讨论了一个初始印象对于其以后的知识构成所起到的某种“锚定效应”


这个锚定就类似于一个锚掉到了河床里,把这个河床给咬住了,使得这艘船基本上不会飘得太远。


齐马最早所看到的这个小小的蓝色世界,某种意义上就成为了他的经验之锚的抛锚之地,构成了他以后感知整个世界,甚至整个宇宙的一个第一印象。


有人说这好像是一个心理学的东西,和哲学有什么关系呢?


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


齐马不是人,他是个人工智能系统。


请注意,人会产生锚定效应,这一点是心理学家发现的,而哲学家要问的问题是:


机器会不会也产生这种锚定效应?会不会也对它的第一印象产生一个偏好?



我倾向于认为,这是成立的。


因为机器和人虽然两者的具体构成非常不同,但仍然在某个非常抽象的层面上是一致的:


我们都是有限的存在者,我们都要在有限的时间、资源和信息资源的限制下,作出决策行动,来解决一些特定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有限经验的有效利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怎么样能够有效地利用我们现在所获得的经验呢?

有一种办法就是,不管这个经验是先到的还是后到的,我们都一视同仁;


另外一种办法是,先到的经验给我们的印象更深,后到的经验带给我们的影响不会那么大。


显然后面一种方法能够使得我们更快地投入决策活动。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使现在问你这片树林里的果子成熟了没有?


你随机取三个果子吃,你觉得都熟了,这是随机抽样。


然后你做出判断,我估计下面的果子都熟了,当然也有可能第四个、第五个果子没那么熟。


但是“前三个果子是熟的”这一印象,能够使你做出一种一般性判断,这就使得你会产生进一步的倾向性行为,引导你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但是,如果你把所有的先到的和后到的经验全部一视同仁的话,那么你即使吃了三个果子,你心里还会有很多疑问。


你会觉得这三个果子只是偶然被我吃到了,下面的果子它到底是怎么样的就不知道了。


所以你会一直处在犹豫状态之中,由此也得不出一般性的判断。


实际上,有时候我们仅仅根据眼前看到的这些经验,做出一般性的判断,会使得我们犯下归纳仓促的这个错误。


但是这与你留在原地什么都不做相比,还是稍微好一点,因为你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那么你就不可能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存下来。 


人工智能也是同样的道理,人工智能在具体生存的环境中,也要判断哪些物质对自己的运作产生了危害。


它要避开那些可能对它产生危害的环境,因此它也要对外部环境做出一种概括。


这可能就会产生一个人层面上的心理状态。


这个心理状态就是,它会比较恋旧,会比较固执,会对相对较旧的经验产生较大的感情依赖,然后就会导致不停地回溯到原先的经验体系里去寻找某种心理安慰。 


这样一个研究,有可能会把我们导向一个现在我们都还没有听说过的学问,就是所谓的机器心理学


如果机器厉害到这个程度,有可能我们就要去讨论机器的心理健康了。


那么,齐马这样的机器人对于蓝色的眷恋,本身就体现了机器人对于它所获得的原初印象的某种依恋情绪。


《裂缝之外》

苦涩的真相就真假掺半地吃下吧


第七集的题目叫Beyond the Aquila Rift,中文被译成“裂缝之外”。


这个故事也是整部系列动画里,画工、做工非常细腻的一集,作品的完成度相当高。


故事的情节简而言之,是几个地球人在执行某项送货任务时,他们的宇宙飞船由于坐标定向错误,被抛到了一个错误的地点,而这个过程中他们被外星人截获了。


当外星人发现男主Thom还活着的时候,解读了汤姆大脑内的所有信息,所以他们为Thom制造了一个梦境。


这个梦境里,外星人制造了Greta的形象,让她和Thom进行对话,而Greta背后的真正操控者,就是外型相当可怕的外星人。


最后她无奈告诉了Thom整个真相:


你们的飞船早就偏离了目标。


而在梦境中,还有另一个角色不断出现,就是原本和男主同行的另一位船员Suzy。


梦里的Suzy经常和Greta产生一种紧张关系,但是这位Suzy也并不是真正的Suzy,真实的Suzy已经死了。


Suzy其实是男主人公Thom脑海里形成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其实就是一个理性的防御机制。这与另一部电影《盗梦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里又产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这些外星人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功夫制造出这样一个梦境?


一种解释,很可能就是外星人要对地球人进行一个灵魂的安慰,让你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和最中意的人在一起,这就是“临终关怀”。即便最后的真相依然相当残酷。


在哲学上,Putnam(普特南)曾提出了一个钵中之脑(Brain in a vat)的设想。

实验的基础是人所体验到的一切最终都要在大脑中转化为神经信号。


假设一个疯子科学家、机器或其他任何意识将一个大脑从人体取出,放入一个装有营养液的钵里维持它的生理活性。


超级计算机通过神经末梢向大脑传递和原来一样的各种神经电信号,并对于大脑发出的信号给予和平时一样的信号反馈,则大脑所体验到的世界其实是计算机制造的一种虚拟现实。


那么大脑能否意识到自己生活在虚拟现实之中?


——“钵中之脑”思想实验


在《裂缝之外》里,显然Thom所感知的一切其实都是外部操控者在操控他的意识以后所产生的幻觉。


但是这部片子和传统的“钵中之脑”思想实验相比,又有很多进步的地方,甚至比原始的哲学版本还要有趣。


在原始的哲学版本里面,那个邪恶的科学家,操控人的大脑,由此产生的印象基本上都是和事实不相符的。


但是在《裂缝之外》故事里,这个外星人操控了Thom的梦境以后,给他的信息一部分是真的,包括一些关键信息都是真的。


第二点和传统的哲学版本不一样就是,Thom本身的意识并不是被动地被欺骗,他也能够产生一个防御机制,而且也能够检查梦境自身的容惯性,他在梦里仍然进行思考。


而在那个普特南的实验假设里,被操控者的逻辑推理能力,并没有被哲学家所重视。


这里面就说明了什么?


第一,意识操控者可能不是一个非常邪恶的人,ta有可能是把真理和邪恶掺杂在一起,让我们慢慢地通过一些虚假信息的引导,来接触到一些真理。


真理有时候过于苦涩,需要虚假信息所提供的糖衣,才能让我们坦然吃下去。


其二,我们人类本身并没有那么愚蠢。我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是能够动用我们的逻辑理性,来比照前后信息之间的融贯性的。


如果两者之间的确存在不可容忍的冲突,我们就有可能被惊醒。



这件事情,其实本身就一下子从哲学上升到了某种更深意义的神学维度。


神学维度即指,如果真的有造物主的话,造物主出于对被造物的一种怜爱,ta会不会忍心把世界本身的恐怖真相直接告诉我们?


还是ta会一点一点地把真相告诉我们,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在每一块真相外面,都包裹上一层虚假信息的糖衣?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上帝的三重概念就产生关联了。因为上帝有三重概念,一个是全知,一个是全善,一个是全能。


但是上帝全知不等于要让人类全知,有可能是出于全善的考虑。


因为上帝是个善人,所以不会把所有的真理都告诉我们。


而我们人类探索真理的理性,有时候对于知识过度索求,倒有可能会让我们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


《三个机器人》

如果我们可以观看自己


第2集Three Robots (《三个机器人》) 也是很有意思的一集,讲述了人类自己作践自己,环境被破坏,人类全都灭绝了;


结果有三个机器人在没有人类的城市里闲逛,尝试用机器能够理解的语言,重新描述人类留下的这个物质世界。


由于机器人的信息组织方式和人类还是非常不同,所以就产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问题。


更有趣的是,这集里还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设想:


当人类完蛋之后,猫星人成为了这个星球上的实际操控者。


而机器人更不能理解猫这种生物体了,他们怀疑猫是一种炸弹,必须不停抚摸猫的背部,否则它就可能会爆炸。


猫实际上知道机器人的这种想法,却也不揭穿,它就是希望机器人不停地抚摸它,因为这样会让猫感到舒服。



这一集总的来说没有刚才提及的另外两部显得深奥复杂,但多多少少也阐释了一个哲学问题,这个哲学问题就是:


这个物理世界并不是以赤裸裸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的。


我们人类和机器人对于这样的一个物理世界的信息组织方式是不同的,正是因为两者的信息组织方式不同,解读信息世界的结果也就不同了。


这听起来好像也不是一个很深的道理,为什么我们要拍一部科幻片来体现这个道理呢? 


我觉得用科幻片的形式来体现这一点,实际上是可以引导大众思考:


在我们的信息组织方式之外,是不是还有别的信息组织方式能够对同样的世界作出描述?从别人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其实还有另一集,也体现了这种转换视角和不同的信息组织方式,这就是第16集《冰河时代》。


一对夫妻在自家的冰箱里发现了一个小型文明,发展进化非常之快;


也就是去趟厕所的功夫,它已经从中世纪晚期一下进化到工业革命了,你已经错过了文艺复兴时期,而一切都发生在时间的咫尺之间。



在这里,信息组织方式的改变体现在哪里?体现在时间的尺度


也就是说,把时间高度浓缩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人类的文明史讲述了一遍。


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换一个时间尺度,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这可以反过来帮助我们反思,我们人类文明的现存状态是否真的合理。


更彻底地体现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的,恐怕是第17集,《不一样的历史》(Victor Maldonado & Alfredo Torres)。


在这一集里,做了一个假设:


如果希特勒在1908年,因为各种各样不同的意外情况死了,人类的历史可能会发生什么样不同的走向?


这样一个科学幻想,能够帮助我们看到在现实世界之外,其他世界的某种可能样态,让我们意识到现实世界的部分局限性。



如果我们看到其它的可能世界比现存世界更糟糕一点,也许能够给我们信心;


如果我们看到其它的可能世界比现存世界还要更好一点,则可以给我们巨大启发,来帮助我们改善现有的世界。


如果我们把所有这些科幻作品都看一遍以后,我们对当下处境的了解可能也会更深一步。


我们的过去就在我们周围,我们的未来也正在前方向我们招手。


如果没有得到这种科幻思维的训练,这些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历史、未来和可能性对你来说都是不存在的。


但是如果你能够得到这样的科幻思维训练,那就像得到了某种红外夜视仪一样,能够让这些不可见的光波都进入你的眼帘。


于是你能够清晰地看到未来的自己,也能够清晰地回溯过去,能够清晰地看到在另外一个可能世界中你存在的样态。


将这些可能性都看清楚之后,或许你便能够更清楚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如果我们把这里的“你我他”换成“人类”这样一个超级主词,如果全人类都有这样一种透视能力,能够看到可能世界中的人类,能够看到未来的人类,那么人类未来的发展就可能更有保障。


我们就更有可能摆脱对短期利益的过分眷恋,能够站在长远利益的角度来思考整个人类未来发展的远景。






本文作者徐英瑾。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看理想,用文学与艺术,关怀时代的心智生活与公共价值。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被采访者和视觉中国,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获取更多信息。

©2019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阅读40223
机器人 哲学 
举报0
关注LinkedIn中国微信号:gh_04faa23eb9ed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LinkedIn中国”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LinkedIn中国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