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马云股债通吃驰援ofo,共享单车新阶段说来就来 | 品牌新事

作者:吴晓波频道 来源:吴晓波频道 公众号
分享到:

03-15


文/郑靖


周一,共享单车江湖又一次传来重磅消息:ofo小黄车宣布完成E2-1轮融资8.66亿美元。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再次创下共享单车行业单笔最高融资纪录。


ofo方面介绍,本轮融资采取股权与债权并行的融资方式,ofo小黄车在共享单车领域开创资产盘活先例,将在众多投资方支持下独立发展。


此轮融资令人瞩目的是滴滴与阿里的股权消长。滴滴从B+轮开始参投,在C、D轮中不断扩大投资,直至成为ofo外部第一大股东。而阿里则是从D+轮开始参投,在E轮中领投,在这轮投资后上升成为ofo外部第二大股东。经过此轮融资,阿里话语权大为提升。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临近春节,ofo以抵押上千万辆自行车为代价,分两次从阿里那里获得17.7亿元人民币贷款。如果这笔贷款以债转股,阿里便将成为ofo外部最大股东。换句话说,这笔贷款等于是引而不发的一枚棋子,随时可能成为逆转ofo股权格局的关键一步。

 



ofo向阿里抵押贷款的时候,外界有传言称,本来这笔钱是阿里的股权投资,但被拥有一票否决权的滴滴拒签,ofo不得不采取迂回战术。ofo第一外部大股东的位置,滴滴必然不会轻易出让,问题是,既然现在阿里能入股,为什么当时不能入股?既然滴滴当时可以阻止阿里,如今同样可以拒绝。


所以,这次的融资也说明,滴滴看到了ofo偿还这笔债权贷款的能力和诚意。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滴滴外部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还不会改变。但此次阿里的入局,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ofo与摩拜的合并传言。

 

这就有必要提到滴滴与ofo管理层的理念差异,或者说投资方(不止滴滴)与ofo创始人、CEO戴威对共享单车市场理解的不同。

 


 

去年下半年以来,关于ofo与摩拜可能合并的消息甚嚣尘上。促成两大共享单车企业合并,既有朱啸虎等前期投资者的意愿,也有滴滴等投资方的意思,这应该是可以肯定的。对于投资人来讲,最重要的就是以最快速度获取最大回报,而在什么样的时机退出也就至关重要。

 

共享单车行业群雄逐鹿,经过两三年的烧钱厮杀,到去年已经基本形成ofo、摩拜两大巨头,其他竞争者再难以撼动其地位。所以,就像当年滴滴与快的合并一样,在有些投资人看来,继续烧钱下去已经没有多大意义,更好的办法就是两家实现合并,提高整体估值,致力于精细化运营,提高运营效率。

 


这原本也没什么错,但要看具体的投资方诉求以及管理层的意愿。而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管理层显然和投资方想法不同。

 

和其他变现获利走人的投资者不同,滴滴急于推动两家合并有着自身的战略考量。滴滴更想借助两家合并,完成在出行领域的生态布局,让ofo成为旗下一大业务条线。

 

滴滴是出行领域的龙头老大,而共享单车已成为出行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滴滴当年没有自己做共享单车,而选择投资ofo,其目的就在于借力ofo完成这一业务布局。

 

但投资方这么想,忽略了ofo管理层的感受以及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对于投资方来讲,ofo不过是其众多投资中的一家公司,但对于ofo创始人、CEO戴威来讲,ofo就是他的全部。这决定了戴威等人考虑合并与否,出发点就与投资方根本不一样。虽然大家都要赚钱,但创始人往往不只是把企业当作赚钱的项目,而且还看作一份事业。




这决定了,戴威团队不可能简单地迎合资本的需要,与摩拜进行合并。这道理对摩拜可能也是如此。

 


 

哪怕从管理团队自身利益和企业发展来讲,眼下也并不是两家合并的最佳时机。

 

从以往的合并案例看,两家企业合并,为减少内耗,必然是一方占主导地位,把握公司控制权,另一方变现拿钱走人,或者沦为配角。而由于业务存在重叠,其中一方的业务也会逐渐被另一方所吸收消化,直至连品牌都难以幸存。比如滴滴快的合并后,快的没有了,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后,优步中国也不见了。这些案例在准备合并的企业看来,都是前车之鉴。

 

试问,哪位对企业抱有梦想寄托的创始人,甘心于把养大的孩子送人,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

 

所以,对ofo管理层来讲,眼下急务不是合并,而是融资继续上路,朝着梦想的方向。融资是为了市场扩张,合并是为了获利离场。ofo既要满足投资人的愿望,又不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当然是寻找契合自身理念的投资者进入。而阿里的入场,正可解决这个问题。

 



这当然不是说阿里不想寻求对ofo的控制权,而是说,基于阿里眼下的战略需求及其在共享单车领域的布局,获得最大股权不是首要目标,让两家合并更不符合其投资战略。

 

阿里在新零售、共享经济等领域的布局,主要战略目标是获取线下入口,而在共享单车领域,阿里是想打造一个免押共享单车平台,为此先后投资了永安行、哈罗单车并促成二者合并。但对于共享单车两大巨头ofo和摩拜,阿里先是错失摩拜,然后又棋差一着,让滴滴抢了先机。一旦ofo与摩拜合并,意味着占共享单车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将倒向腾讯阵营,这对阿里是难以想象的局面。所以,阿里要做的首先是反对合并,然后才谈得上其他。

 

阿里通过增持ofo,能够成为ofo第一大股东固然好,但能够阻止合并,让ofo成为阿里的盟友,也符合预期。

 

恰好就在这一点上,对ofo来讲很重要。戴威需要的就是像阿里这样资金雄厚而又不急于现金回报的投资者。有了阿里的驰援,ofo管理团队就能够摆脱来自其他投资者的压力,专注于ofo的业务规划。周一完成的这轮融资,体现了ofo管理团队的这一理念。

 

这轮融资表明,ofo管理层仍然牢牢把握着企业发展的主导权,也没有丧失对资本的吸引力。经历过合并风波,在ofo管理层看来,优化股权结构,让资本意志更契合管理层理念,可能才是摆在第一位的考虑。

 



而对于滴滴来讲,目前的局面其实也不算差,虽然推动ofo和摩拜合并的战略落空,但至少没有失去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也不至于把ofo送到对立面。至于滴滴是否想借这一轮融资拉近与阿里系的关系,暂可按下不表。

 


 

从上面说的这几点来看,ofo刚完成的这一轮融资有着更深远的意义。这既是ofo优化股权结构,平衡资本需求,提升资本与企业契合度的一次融资,也是ofo引入阿里壮大自己实力的一次融资,更是ofo实现战略转型、迈向盈利之路的首次融资。


探索盈利之路还不同于烧钱大战,后者是不断投入与扩张,考虑的是怎样以最快、最灵活的方式占领市场,而前者则在于如何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由投入变成产出。或者说,后者追求的是规模,而前者追求的是效率。



 

无论是ofo还是摩拜,在一路狂奔的过程中,都难免搁置一些问题,甚至有些问题随着时间拉长,会变得越来越突出。比如重复投放问题,又比如与地方的沟通协调问题,这都可能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发展。这就需要ofo能够沉下心来,精耕细作,以质量和效率最高为原则,赢得市场认可。

 

回首ofo的来时路,戴威和他的小伙伴们从校园共享单车作为起点,从校园进入各大城市,又从中国走向海外,进行国际化布局,而这一切不过发生在短短三年时间内。这意味着,ofo团队用三年时间,完成了有些企业几十年都难以完成的目标。这对多数为90后的ofo创始团队来讲,可以想象是多么不容易。如果没有做大事的坚韧精神,没有对事业的信念坚持,没有创新求变的市场嗅觉,是很难走到这一步的。

 

眼下,摆在ofo面前的,又是一次新的征程。弹药已经入膛,战士整装待发,共享单车的下半场已然拉开大幕。

阅读9205
举报0
关注吴晓波频道微信号:gh_b09cb640f64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吴晓波频道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